本网站是由硕士、博士和高校教师组成的专业代写团队所创办的平台。主要为在校本科生、专科生、硕士生、在 职研究生、单位公司人员、留学生等提供各种专业代写毕业论文服务的网站。提供的写作服务包括:代写MBA论文、代写MPA论文、代写EMBA论文、代写硕 士论文、代写本科毕业论文、代写专科毕业论文、代写研究生论文、代写留学生毕业论文、代写英语论文等等。作为八年的品牌,已经为几万名毕业生服务,让他们 顺利通过了毕业论文的考核。本站负责提纲、开题报告、文献综述以及毕业论文的写作,并提供不限次数的修改服务。所代写MBA论文价格、代写MPA论文费 用、代写EMBA论文价钱都是最实惠的,欢迎咨询!
YM,机电教授,YMT,日本千叶博士,教授
海豚,英国留学管理博士学历
LB,经济管理博士英国交流
maomao,经济硕士管理博士
陈先生,湖南计算机博士,7年教育经验。硕士研究生导师。
BJX,上海交大计算机博士,发表40多篇核心学术论文,
电子计算机类博士,3人组合
LLBZY,5人,工程,园林,农业生态中科院博士,参与国家重点项目研究
浙大,管理硕士,英语专业硕士
y,男,法学硕士
中国XX大学,会计硕士,英语硕士,管理硕士
各一名
熊,浙江,管理学博士,经济学硕士,擅长管理,金融、宏观经济、区域经济
英语专业硕士,英语,翻译论文
11,硕士,自由撰稿,编辑,经济、法律、品牌
文,硕士,擅长企业管理,行政管理, MBA论文
兰大的硕士,西哲,社科
刘先生,擅长写作金属材料领域的专业论文
澳大利亚摩尔本皇家理工大学的MASTER
医学主治医师,某医学杂志编辑
剑,38,教育学硕士
某核心医学编辑
某中学杂志编辑
R,管理财会硕士,研究员
武汉工程博士,男,土木,结构,水电道路工程等
土木工程硕士,男,35岁,擅长工科土木工程,房建,园林,市政论文
左先生,武大MBA,擅长经济,管理,商业类论文
陈先生,大学本科副教授,英语专业硕士
陆先生,中科院基础医学研究生
杨先生,27岁, 武汉大学硕士,营销管理专业,武汉社科研究员,中国策划研究院协会会员,管理顾问公司总监。擅长经济管理、市场调查、行业研究报告。服务客户有中国银行,中银保险,香港铜锣湾百货等著名企业。
林先生,28,信息专业硕士,计算机研究室主任,国家高级电子商务培训讲师。
周先生,31,国内著名DVD品牌技术总监,重点高校讲师,期间指导学生获得全国电子大赛二等奖,指导老师二等奖。擅长电子类论文。
某艺术工作室,硕士学历,擅长现代艺术美术理论研究及创作。
刘先生,某著名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某著名医学院博士研究生,专业为妇产科护理,以多产,高速,高质量著称。
kerry,北京某著名大学教师,擅长教育类论文。
时间:2019-10-17
摘 要: 《儿世说》是明代赵瑜所作的一部“世说体”小说, 专记汉末至明初的儿童故事。该书作者赵瑜与《国朝耆献类徵初编》所收赵瑜非为一人。《儿世说》现存顺治三年宛委山堂刻《说郛续》本, 但此本舛误颇多。在材料来源上, 《世说新语》为《儿世说》所参考, 而《何氏语林》不能确定为《儿世说》的来源。作者对材料的剪裁主要有三种方式, 即截录原文、大体照录和摘录精华。相比于《世说新语》的儿童形象, 《儿世说》在儿童年龄跨度、儿童类型和对儿童所持态度上都显示出不同特点。
关键词: 世说体; 儿童; 《儿世说》; 《世说新语》;
Abstract: The Tales of Children's World is a novel written in the Ming Dynasty which adopts the style of Shi-shuo. This book has many children's stories from Han Dynasty to Ming Dynasty. It has one sole edition-Block-printed of Wei Wan Shan Tang in in the third year of Emperor Shunzhi's reign period, which has many errors. Concerning the source of literature, Zhao Yu chose A New Account of the Tales of the World other than He Shi Yu Lin for reference. He tried three methods to prune this book: cut out the original tales, copied the original tales and selected the essence of original tales. Compared to children images in A New Account of the Tales of the World, The Tales of Children's World makes lots of differences in the ages and types. Authors of those two books also show different attitudes to children.
Keyword: Shi-shuo style; children; The Tales of Children's World; A New Account of the Tales of the World;
《世说新语》产生后, 后世仿效者众多, 宁稼雨称此类作品为“世说体”小说。[0]唐宋时期的“世说体”小说有刘肃《大唐新语》、孔平仲《续世说》、王谠《唐语林》和李垕《南北史续世说》。明清时则有何良俊《何氏语林》、吴肃公《明语林》和王晫《今世说》等。直至民国初年, “世说体”小说的创作仍未消歇, 代表作有易宗夔《新世说》和夏敬观《清世说新语》等。在诸多“世说体”小说作品中, 明代赵瑜所作《儿世说》是较特殊的一部。该书从《世说新语·夙惠》一门发展而来, 专记东汉至明初的儿童故事, 然而学界对该书的研究较少。宁稼雨《中国志人小说史》[2](P300)和《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3](P315)较早对《儿世说》的作者与内容进行了简短介绍;秦川《中国古代文言小说总集研究》注意到该书门类对“孔门四科”的继承;[4](P93)毛香懿《明清世说体着作之儿童书写析论》一书是对明清时期“世说体”小说着作中儿童形象作的整体探究, 因此对《儿世说》的相关内容涉猎较多。[5]另有一些着述如王旭川《中国小说续书研究》[6](P146)和王恒展《中国文言小说发展研究》[7](P330)在提及《儿世说》时仅一笔带过。
一、《儿世说》的作者与版本问题
《儿世说》现存顺治三年宛委山堂刻《说郛续》本, 见于《说郛续》卷二十三, 作者署名为“明天水赵瑜”。宁稼雨《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儿世说”条提到“清李桓所着《国朝耆献类徵初编》卷二四八收一赵瑜, 泉唐人入武康籍, 不知与此是否一人”。[3](P315)李桓所着《国朝耆献类徵初编》卷二四八有关赵瑜的事迹兹引如下:
赵瑜, 太和举人, 知桂东县。善理冤狱, 囹圄空虚。有骨肉成讼者, 动以至性, 俾式好如初。调任去, 民赴省城, 吁留不得, 皆涕泣以归。改知零陵, 亦有政声。寻调浏阳协兴贤局, 积田租以资士之应礼部试者, 祀明殉节长沙通判周二南于县之官渡。尝奉檄勘醴陵水灾, 力筹赈恤, 多所全活。所至称赵青天, 以卓荐入。[8](P350)
《浏阳县志》卷十六《职官》亦有此赵瑜的相关记载:
赵瑜, 字兰坡, 云南太和举人。道光五年知浏阳, 政尚廉平, 一以学道爱人为本, 諴民育士均有真性贯注。先是邑文运未昌, 瑜创建兴贤局。遴绅董募捐, 购产储租, 凡乡试旅费计协公车资斧, 皆取给焉。明周节愍公讳二南, 为长沙通判, 以御流寇死于浏之官渡, 瑜于西城外建祠徵诗咏其事, 并捐廉置产为春秋祀资, 有节愍祠诗文集。六年檄勘醴陵水灾, 振恤流漂, 全活无算。七年以卓异赴京展觐, 卒于长沙旅邸, 浏民恸悼于兴贤祠祀之。[9](P446~447)
通过以上两则材料, 可知《国朝耆献类徵初编》所记赵瑜为清代道光时期云南太和人, 而非《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所说的“泉唐人入武康籍”。这位赵瑜为官爱民, 颇有政绩。《儿世说》作者赵瑜为明代人, 因此二者绝非一人。
关于“泉唐人入武康籍”的赵瑜, 其事迹可见清代陈景钟所作《清波三志》和赵一清《东潜文稿》。[10]两书中相关记载如下:
赵瑜, 字瑾叔, 钱塘人。入籍武康, 为诸生。高才博学, 能诗文, 嗜音律, 尤长乐府, 与洪稗畦昉思齐名。撰《熊罴梦》《秦淮雪》《青霞锦》《翠微楼》传奇数种。竹窗高士奇尝聘居燕邸, 与昉思同撰词曲。中年后, 归隐西泠, 筑书室于枫林之半。喜为释氏装, 自称绣衲头陀, 不食酒肉, 家虽贫, 澹如也。寿至七十余, 卧病。值岁暮, 一日谓老妻曰:“吾今夕逝矣。”妻曰:“门外风大, 不可去。”瑜曰:“诺。”越数日, 岁除风止, 乃命具纸笔作小诗数首, 放笔即逝。生平着作藏于家。子友桂, 字六长, 五十余始得青矜, 亦以贫老死。诸孙不克自振, 今稿皆散失矣。 (《清波三志》卷上《纪人》) [11](P138)
赵瑾叔, 杭人, 失其名。少倜傥无机, 行吟江上。有女挑之, 私与订婚。父使纳妇, 不可。父怒曰:“焉有是!”竟为别娶, 生二子。瑾叔曰:“向者吾非渔色也, 感其意耳。今负盟何为?”遂弃家为方袍之士。夜坐默诵《五经》《四子书》, 各限分刌。饥则敲石取火, 杂啖饼饵蔬果, 食已复诵。两目炜炜有光明, 能于漆室中视物。尝曰:“世固有儒服而释老其行者。吾虽冠服异儒生, 而儒业不废。彼习浮屠氏、老子之教者, 尚能齐死生、超象外。吾儒至诚之道, 岂不前知耶?”……卒之后, 人发其箧中得日记数万言, 记所行事, 杂以他文, 类小说家。历叙当年饮馔之丰腆, 服饰之纤丽;雕阑曲榭, 宫室之美;禽鱼花木, 游戏玩弄之具备;四时寒燠, 起居之宜。 (赵一清《东潜文稿》卷上《赵瑾叔传》) [12](P35~36)
由此可知, “泉唐人入武康籍”的赵瑜为清初人, 与高士奇、洪昇有交往, 擅长戏曲创作, 放浪形骸。目前有关《儿世说》作者赵瑜的生平资料极少, 只知其为甘肃天水人, 更多的材料有待进一步挖掘。
《说郛续》本《儿世说》共77条, 记载79个儿童故事, [13]分17个门类, 分别为:《属对》《言语》《排调》《文学》《强记》《至性》《胆识》《自新》《恬裕》《方正》《师友》《言志》《赏誉》《异徵》《豪爽》《将略》和《纰漏》。然而《说郛续》所辑之书多是对原书的选录, 因此目前所见《儿世说》各门所收条目可能经过陶珽的选辑。《说郛续》的舛误极多, 该刊本《儿世说》的错误计有八条, 刊误如下:
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出版《今世说》后附《儿世说》, 由陈大康译注, 似以《说郛续》本为底本。该本收文72条, 对以上所述舛误皆已改正, 惟将“詹金龙”改为“詹士龙”。陈大康注“詹士龙”为:“固始 (今属河南) 人, 字云卿, 历官广西道佥事。”[14](P419)并将文中提到的“帝”解释为元世祖忽必烈。但是检阅詹士龙的材料, 未见与其善属对有关的记载。然而检《嘉庆太平县志》卷十八《杂志》, 却收有宋人詹会龙见宋高宗事, 与《儿世说》“詹金龙”条几近相同。两文对比如下:
詹会龙, 范岙人。宋建炎间, 与同乳弟桧龙并召见, 年甫五岁。时外郡进果, 上分赐之, 曰:“一盂果子赐五岁神童。”即对云:“三尺草茅对万年天子”, 上大异之。拟授从事郎, 以幼难任职, 遣还。未几卒。桧龙长, 授通判。敕建坊, 其里至今呼“神童门”。 (《嘉庆太平县志》卷十八《杂志》) [15](P423)
金龙五岁, 同弟召见。帝以果分赐, 出对曰:“一盂果子赐五岁之神童。”曰:“三尺草莽对万年之天子。” (《儿世说·属对》“詹金龙”) [16]
除材料相近外, 相比于“士”字, “会”字字形更近于误刊的“金”字, 因此应以“詹会龙”为是, 文中“帝”应为宋高宗。另外, 此条亦被收录于《钦定佩文韵府》和《明伦汇编人事典》中, 但皆依《说郛续》本误作“詹金龙”。
关于《儿世说》的成书时间, 林宪亮认为应在《世说新语》重刊流传之后, 不早于嘉靖朝, 亦不晚于《说郛续》的成书年代。[17](P239)从《儿世说》所载的79个人物来看, 王鏊、李东阳、程敏政三人多生活于成化、弘治、正德三朝。从《世说新语》的流传来看, 该书在嘉靖前所传不广。曹徵庸《清言序》云:“夫嘉隆以前学者, 知有所谓《世说》者绝少。”[18](P338)嘉靖十四年, 袁褧嘉趣堂刻《世说新语》三卷, 序云:“余家藏宋本, 是放翁校刊本, 谢湖耕之暇, 手披心寄, 自谓可观, 爰付梓人, 传之同好。”[19](P265)嘉趣堂本的刊刻引起了世人对《世说新语》的关注。赵瑜《儿世说》中有六则材料明显出自《世说新语》, 因此《儿世说》很可能受到嘉趣堂本《世说新语》影响, 其成书时间上限可能在嘉靖十四年以后。
二、《儿世说》的材料来源与剪裁方法
《儿世说》不同于《何氏语林》《焦氏类林》等“世说体”小说, 因为后者往往在文中自为之注, 标明所选材料的来源。因此, 确定《儿世说》的材料来源具有一定难度。宁稼雨《中国志人小说史》认为该书“从历代小说及史传中遴选少儿故事”, [2](P300)未知其依据。所有在《儿世说》成书前的文献都可以看作是其可能的材料来源, 但是同则材料可能被广泛用于不同的书中, 因此只能通过材料比对来确定《儿世说》的材料更可能源自哪部文献。如前文所述, 赵瑜在《儿世说》的编创过程中极有可能阅读过《世说新语》, 这一点可以从《儿世说》与《世说新语》的同源材料上窥见。《儿世说》中有六则故事与《世说新语》相近, 其中一则源自刘孝标注。这六则分别为:《言语》“徐穉” (见于《世说新语·言语》第二则) 、《排调》“张玄之” (见于《世说新语·排调》第三十则) 、《文学》“王敬仁” (见于《世说新语·文学》第八十三则) 、《至性》“范宣” (见于《世说新语·德行》第三十八则) 、《方正》“何晏” (见于《世说新语·夙惠》第二则) 、《赏誉》“谢安” (见于《世说新语·德行》第三十四则刘孝标引《文字志》) 。这些条目不仅所记为同一故事, 而且文字几乎相同, 因此可以确定《世说新语》是《儿世说》的材料来源之一。除《世说新语》外, 后世的“世说体”小说多受《何氏语林》的影响, 这一特点在明末清初的“世说体”小说序文中有所体现:
几上置《世说新语》一编, 思有以拟之, 及见何元朗《语林》出, 而床头捉刀人以为摭裂委琐, 无所取裁, 为之踌躇者几矣。[20](P7) (《南北朝新语·自序》)
丹麓王子殚见洽闻, 凡数十年中之轶事, 莫不排纂而表着之, 相其体制, 直欲远攀《新语》, 近抗《语林》, 何止压倒唐、明《世说》也![21](P11) (《今世说评林》)
因此《儿世说》是否也受到《何氏语林》的影响并以此作为材料来源, 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将《儿世说》与《何氏语林》及其自注加以对比可以发现, 二者互见的材料多达30条, 占《儿世说》条目总数的近一半。二者互见条目如下表所示:
尽管两书互见的条目较多, 但在这些条目中有三则故事存在明显的差异, 分别是何妥、谢安和徐陵三人的故事。何妥故事有三种版本, 一种版本如《儿世说》所记:“妥八岁, 顾良戏曰:‘汝姓是荷叶之荷, 为河水之河?’曰:‘先生姓顾, 是眷顾之顾, 为新故之故?’”[14](P427)这则材料中何妥反问的内容是“眷顾之顾”, 同属此版本的何妥故事还见于孔平仲《续世说》、李垕《南北史续世说》和林茂桂《南北朝新语》等。这一故事版本最早源自《隋书》卷七十五《儒林列传》。另一版本如《何氏语林》所载, 将“眷顾之顾”写作“货雇之雇”。[22](P142)还有一种如《古今谭概·酬嘲部》, 所记为“坚固之固”。[23](P475)在谢安故事中, 《儿世说》和《何氏语林》的记载分别如下:
安四岁, 桓彝曰:“此儿风神秀异, 当继纵王东海。” (《儿世说·赏誉》“谢安”) [16]
桓茂伦见谢太傅小时, 叹曰:“此儿风神秀澈, 后当不减王东海。” (《何氏语林·赏誉》) [22](P543)
两则材料最关键的差异在于一作“继纵”, 一作“不减”。写作“不减”最早出于《晋书》卷七十九《谢尚列传》, 而“继纵”则出于《世说新语·德行》第三十四则刘孝标引《文字志》所作注。徐陵故事写徐陵被高僧宝志认定为天上的石麒麟, 但是对故事发生时间的记载, 二书存在差异:《儿世说》作数岁, 《何氏语林》作诞生时。《何氏语林》这一故事版本最早见于《陈书》卷二十六《徐陵列传》, 《南北朝新语》所记亦属此版本。
由上述分析可知, 《何氏语林》不能确定为《儿世说》的材料来源, 而《世说新语》必然为《儿世说》在辑录材料时所参考。因此探究《儿世说》的材料剪裁方法只能以《世说新语》和《儿世说》相近的条目为基础。以这些故事为基础, 可以发现《儿世说》的材料剪裁方法有如下三种:
第一, 截录原文, 不作改动。如对范宣伤指故事的记载, 《世说新语》记载如下:
范宣年八岁, 后园挑菜, 误伤指, 大啼。人问:“痛邪?”答曰:“非为痛, 身体发肤, 不敢毁伤, 是以啼耳。”宣洁行廉约, 韩豫章遗绢百匹, 不受;减五十匹, 复不受。如是减半, 遂至一匹, 既终不受。韩后与范同载, 就车中裂二丈与范云:“人宁可使妇无裈邪?”范笑而受之。 (《世说新语·德行》第三十八则) [24](P38)
《儿世说》“范宣”一则将上文中“宣洁行廉约”至文末的内容删除, 对前面的文字不作删改, 只保留了范宣儿时的故事。这则材料的剪裁与作者只选录儿童故事的宗旨有关。
第二, 大体照录, 删改几字。如两书中对何晏画地自处一事的记载:
何晏七岁, 明惠若神, 魏武奇爱之, 因晏在宫内, 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 自处其中。人问其故, 答曰:“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 即遣还。 (《世说新语·夙惠》第二则) [24](P579)
晏七岁, 明惠若神, 魏武奇爱之, 因晏在宫内, 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 自处其中, 人问之, 曰:“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 即遣还。 (《儿世说·方正》“何晏”) [14](P462)
对比《世说新语》, 《儿世说》删去“何”与“答”字, 改“其故”为“之”, 仅改动四字。再如两书所记王敬仁故事, 《世说新语·文学》记载如下:
王敬仁年十三作《贤人论》, 长史送示真长, 真长答云:“见敬仁所作论, 便足参微言。” (《世说新语·文学》第八十三则) [24] (P259)
《儿世说》中此则故事和《世说新语》相差不多:
敬仁十三作《真人论》, 长史送示真长, 真长答云:“见敬仁所作论, 便足参微言。” (《儿世说·文学》“王敬仁”) [14](P434)
检《晋书》卷九十三《外戚列传》可知王敬仁十三岁时所作为《贤全论》, 《世说新语》和《儿世说》所记皆误。除所记书名不同外, 《儿世说》只是删去了“王”和“年”两字。通过以上对比, 可见赵瑜在材料剪裁上有意追求行文的简洁。
第三, 摘录精华, 删改部分。作者删改的内容多集中在对人物的修饰性文字。这一方法通过《世说新语》和《儿世说》所记张玄之缺齿的故事进行对比得见:
张吴兴年八岁, 亏齿, 先达知其不常, 故戏之曰:“君口中何为开狗窦?”张应声答曰:“正使君辈从此中出入。” (《世说新语·排调》第三十则) [24](P795)
玄之八岁缺齿, 先达戏之曰:“君口中何为开狗窦?”曰:“正使君辈从此中出入。” (《儿世说·排调》“张玄之”) [16]
《儿世说》对材料中人物名字的处理方法有两种:一是隐去人物姓氏, 二是改用其他称谓。后者如《胆识》“文彦博”一则中作者称主人公为“潞公”。上文所引“张玄之”一则的人物名字处理属第一种方法。此外, 《儿世说》删去了先达戏玄之的原因和玄之回答时的修饰性描写。
由以上分析可知赵瑜在《儿世说》材料的剪裁上以追求文字简洁为目的, 尽管有时仅删去几个字, 也仍可以看出作者所作的努力。晚明的“世说体”小说普遍呈现出篇幅加长、注意情节描写和修饰的趋势, 然而《儿世说》却不随主流, 仍追求《世说新语》含蓄隽永的风格。不过需要注意的是, 书中有些条目如《文学》“杨炯”, 由于过分强调文辞简洁反而破坏了小说的艺术性。
三、《儿世说》与《世说新语》儿童形象的比较
《世说新语》中的儿童故事集中在《言语》《夙惠》《识鉴》三门, 其他门类亦少量涉及。在相同故事的门类设置上, 《儿世说》中“徐穉”“张玄之”和“王敬仁”三则所属的门类与《世说新语》一致, “范宣”和“何宴”两则所属门类虽与《世说新语》不同, 但明显是对《世说新语》所属门类的细化。因此《儿世说》与《世说新语》的作者对同一故事的关注点是相同的。
从《世说新语》与《儿世说》所涉及的儿童年龄来看, 前者的儿童年龄跨度在5-15岁, 后者的年龄则在周岁至15岁间。周岁者见于《将略》“曹彬”:
彬周岁日, 父母以百玩之具罗于前, 观其所取以觇终身之业, 彬左手提干戈, 右手取俎豆, 斯须取一印, 馀无所视, 后为枢密使相。[14](P485)
可见在早慧问题上, 《儿世说》更注重儿童年龄之“早”。
在儿童类型上, 《儿世说》与《世说新语》皆有言语敏捷型、记忆超群型、识见胆略型和富有才学型儿童。二书大量记载了言语敏捷型儿童:《世说新语》中记载该类型儿童的故事有《言语》第三、第十一、第二十七、第四十三、第四十六、第五十则等, 《儿世说》中《属对》《言语》和《排调》三门所记儿童皆属言语敏捷型, 共计十一条。在记忆超群这一儿童类型上, 《儿世说》专设《强记》一门, 写长孙绍远、虞荔、贾逵、王粲、应奉、昭明太子、顾野王、张九成八人。《世说新语》中的同类型儿童则有陈元方、陈季方和张玄之、顾敷, 见于《夙惠》一门:
宾客诣陈太丘宿, 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 二人进火, 俱委而窃听。炊忘着箪, 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 乃俱窃听, 炊忘着箪, 饭今成糜。”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志之。”二子长跪俱说, 更相易夺, 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 但糜自可, 何必饭也?” (《世说新语·夙惠》第一则) [24](P577)
司空顾和与时贤共清言。张玄之、顾敷是中外孙, 年并七岁, 在床边戏。于时闻语, 神情如不相属。暝于灯下, 二儿共叙客主之言, 都无遗失。顾公越席而提其耳曰:“不意衰宗复生此宝。” (《世说新语·夙惠》第四则) [24](P580)
《世说新语》中的识见胆略型儿童有《雅量》第四、五则所写七岁能识别苦李, 不畏笼中之虎的王戎和《夙惠》第五则中懂得“今既着褥, 下亦当暖”[24](P581)的韩康伯。《儿世说》将识见胆略型儿童发展成两个专属门类:《胆识》和《将略》。前者记能指出图画之误的岳柱、砸缸救友的司马光、以水浮球的文彦博和慧眼识奸的荀攸, 后者记幼时就已展示将略之才的钱镠和曹彬。《世说新语》中富有才学型儿童的数量远少于《儿世说》, 除两书共记的十三岁作《贤全论》的王敬仁外, 《世说新语》仅有《识鉴》第十七则中十余岁于瓦官寺作画的戴安道和《赏誉》第一百一十二则里少有学问的魏隐兄弟。《儿世说》里的才学儿童主要集中于《文学》一门。这些儿童有的年纪轻轻就已得授官职, 如八岁任太子正字的刘晏与十一岁待制弘文馆的杨炯;有的理解力颇高, 如六岁已知军国大事的贾黄中、九岁懂得《太玄经》的扬乌、十二岁解庄子《逍遥篇》的刘歊和十二岁能通《春秋》《论语》的荀爽。
相较于与《世说新语》相同的四种儿童类型, 《儿世说》还有三类与其相异的儿童类型更值得关注。第一类是尊礼守礼型。《儿世说》中对“礼”的尊与守主要体现为“孝”。《孝经·纪孝行章》云:“孝子之事亲也, 居则致其敬, 养则致其乐, 病则致其忧, 丧则致其哀, 祭则致其严。”[25](P5)《儿世说·至性》所载有关范宣、袁君正、刘殷、王修、殷陶、鲜于文宗、黄香、杨香和宿食舒的故事正是对这一教义的注解。《世说新语》中有关“孝”的故事很多, 并且“孝”有多种形式, 如“纯孝”“至孝”“生孝”“死孝”“灭性之孝”, 但是这些孝行往往发生在成人身上。与儿童有关的孝行仅有《德行》第一则所写范宣故事, 该则也被《儿世说》收录。此外, 《世说新语》中还有很多不守礼法的儿童形象, 如《言语》第四十六则和第八十九则提到的谢仁祖和孝武帝。谢仁祖八岁时听到客人赞其为颜回, 竟认为在座的诸位皆非孔子又怎能辨别出颜回?这显然不符合待客之礼。孝武帝十余岁时, 简文帝驾崩, 他竟不去哭吊, 反而说道:“哀至则哭, 何常之有?”[24](P143)这些不守礼法的儿童形象皆不见于《儿世说》。
《儿世说》与《世说新语》相异的第二种儿童类型为勤学好读型。《儿世说》中此类型的儿童共六人:庾子舆、宗懔、祖莹、范汪、陶弘景和王俭。其中祖莹偷读和范汪燃薪写书的故事流传较广, 其他如庾子舆读书时手不释卷, 宗懔好读书引古事, 陶弘景以荻为笔、灰中学书, 王俭笃学获赞都刻画了勤奋好学、刻苦攻读的儿童形象。勤奋好读型的儿童不见于《世说新语》。至于《世说新语·文学》第十四则所记因执着于探寻“梦”的成因而致病的卫玠则不应属于勤学好读型儿童, 只能说卫玠是勤于思考。
第三类是天示异徵型儿童。《儿世说》设《异徵》一门, 收张鷟、江淹、阚泽、徐陵、李峤五人事迹, 这些异徵多以“梦”的形式显现。我国古代文人多信梦境对未来的预示作用, 如刘勰七岁时“乃梦彩云若锦, 则攀而采之”, [26](P453)在三十岁时又“夜梦执丹漆之礼器, 随仲尼而南行”, [26](P453)这两次梦境对其撰写《文心雕龙》产生影响。蒲松龄《聊斋自志》云:“松悬弧时, 先大人梦一病瘠瞿昙, 偏袒入室, 药膏如钱, 圆粘乳际, 寤而松生, 果符墨志。”[19](P134)与该梦境相联, 蒲松龄自言其“门庭之凄寂, 则冷淡如僧;笔墨之耕耘, 则萧条似钵”。[19](P134)《儿世说》中的梦境皆为吉兆:张鷟五岁时梦见五彩大鸟;阚泽十三岁时梦见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月亮中;李峤儿时梦到受赠双笔。这些梦境都预示着人物在未来或官居高位或文名渐起。相比与《儿世说》作者对天示异徵型儿童的关注, 《世说新语》对该类儿童的记录未见一条。
此外, 在作者对笔下儿童所持态度的问题上, 尽管《儿世说》于《纰漏》门收录了“李峤儿”一则, 但这则故事仍正面显示了李峤之子的才学。《世说新语》中却时见对儿童的负面评价。如《世说新语·识鉴》第五则和第六则。第五则中羊祜评价总角时的王衍:“乱天下者, 必此子也。”[24](P376)第六则写潘滔评价幼时的王敦:“君蜂目已露, 但豺声未振耳。必能食人, 亦当为人所食。”[24](P377)可见相比于《世说新语》, 《儿世说》的作者赵瑜对儿童持有更多善意和肯定。
四、结语
叶德辉《大唐新语》跋云:“自临川撰《世说新语》, 后仿而作者, 代不乏人。”[19](P282)《儿世说》作为专记某一类人物的“世说体”小说之开端, 也产生了类似的影响。在其影响下产生的“世说体”小说有颜从乔《僧世说》和李清《女世说》等。如题名所示, 前者专记僧人, 后者专记女性。虽然《儿世说》在艺术上远不能和《世说新语》相提并论, 但是该书的价值仍不容忽视。作者赵瑜在参阅前人文献的基础上, 对材料加以剪裁, 尽管有时只是删减几字, 却使得这些故事更加简洁, 叙事焦点得以凝聚。书中记载的79个儿童人物不仅是对前人的继承, 更出现了一些新的形象。这些新的形象丰富了我国古代小说中的儿童类型并促进了古代儿童文学的进一步发展。
注释:
1宁稼雨.“世说体”初探[C]//.中国古典文学论丛 (第6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
2宁稼雨.中国志人小说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1.
3宁稼雨.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M].济南:齐鲁书社, 1996.
4秦川.中国古代文言小说总集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5毛香懿.明清世说体着作之儿童书写析论[M].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2012.
6王旭川.中国小说续书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4.
7王恒展.中国文言小说发展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16.
8 (清) 李桓.国朝耆献类徵初编[M].台北:明文书局, 1985.
9 (清) 王汝惺等修, 邹俊杰等纂. (同治) 浏阳县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2.
10参考陆永强.清代曲家汤寅、赵瑜、谢士鹗生平史料钩沉[J].学术研究, 2007 (11) .
11 (清) 陈景钟.清波三志[M].杭州:杭州出版社, 2004.
12 (清) 赵一清着, 罗仲辉校点.东潜文稿[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
13“昭明太子”条记载昭明太子、顾野王和张九成三人故事, 另有两条皆记载刘晏故事, 因此77条故事共涉及79人。
14 (明) 赵瑜.儿世说[C]//. (清) 王晫着, 陈大康译注.今世说.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1996.
15 (清) 庆霖等修, 戚学标等纂.嘉庆太平县志[M].上海:上海书店, 1993.
16 (明) 赵瑜.儿世说[M].顺治三年宛委山堂刻《说郛续》本.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藏.
17林宪亮.“世说体”小说考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代写论文.
18 (明) 郑仲夔.清言[C]//.续修四库全书 (第1268册)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
19丁锡根.历代小说序跋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
20 (明) 林茂桂.南北朝新语[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7.
21 (清) 王晫.今世说[M].北京:中华书局, 1985.
22 (明) 何良俊着, 陈洪等注.何氏语林注[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8.
23 (明) 冯梦龙着, 陆国斌等校点.古今谭概[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3.
24 (南朝宋) 刘义庆着, 朱碧莲等译注.世说新语[M].北京:中华书局, 2016.
25 (唐) 李隆基注, (宋) 邢昺疏.孝经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
26 (南朝梁) 刘勰着, 周振甫译.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 2013.
上一篇:三楚文化视角探究汉代文学的形成
下一篇:我国当代文学理论体系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