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是由硕士、博士和高校教师组成的专业代写团队所创办的平台。主要为在校本科生、专科生、硕士生、在 职研究生、单位公司人员、留学生等提供各种专业代写毕业论文服务的网站。提供的写作服务包括:代写MBA论文、代写MPA论文、代写EMBA论文、代写硕 士论文、代写本科毕业论文、代写专科毕业论文、代写研究生论文、代写留学生毕业论文、代写英语论文等等。作为八年的品牌,已经为几万名毕业生服务,让他们 顺利通过了毕业论文的考核。本站负责提纲、开题报告、文献综述以及毕业论文的写作,并提供不限次数的修改服务。所代写MBA论文价格、代写MPA论文费 用、代写EMBA论文价钱都是最实惠的,欢迎咨询!
YM,机电教授,YMT,日本千叶博士,教授
海豚,英国留学管理博士学历
LB,经济管理博士英国交流
maomao,经济硕士管理博士
陈先生,湖南计算机博士,7年教育经验。硕士研究生导师。
BJX,上海交大计算机博士,发表40多篇核心学术论文,
电子计算机类博士,3人组合
LLBZY,5人,工程,园林,农业生态中科院博士,参与国家重点项目研究
浙大,管理硕士,英语专业硕士
y,男,法学硕士
中国XX大学,会计硕士,英语硕士,管理硕士
各一名
熊,浙江,管理学博士,经济学硕士,擅长管理,金融、宏观经济、区域经济
英语专业硕士,英语,翻译论文
11,硕士,自由撰稿,编辑,经济、法律、品牌
文,硕士,擅长企业管理,行政管理, MBA论文
兰大的硕士,西哲,社科
刘先生,擅长写作金属材料领域的专业论文
澳大利亚摩尔本皇家理工大学的MASTER
医学主治医师,某医学杂志编辑
剑,38,教育学硕士
某核心医学编辑
某中学杂志编辑
R,管理财会硕士,研究员
武汉工程博士,男,土木,结构,水电道路工程等
土木工程硕士,男,35岁,擅长工科土木工程,房建,园林,市政论文
左先生,武大MBA,擅长经济,管理,商业类论文
陈先生,大学本科副教授,英语专业硕士
陆先生,中科院基础医学研究生
杨先生,27岁, 武汉大学硕士,营销管理专业,武汉社科研究员,中国策划研究院协会会员,管理顾问公司总监。擅长经济管理、市场调查、行业研究报告。服务客户有中国银行,中银保险,香港铜锣湾百货等著名企业。
林先生,28,信息专业硕士,计算机研究室主任,国家高级电子商务培训讲师。
周先生,31,国内著名DVD品牌技术总监,重点高校讲师,期间指导学生获得全国电子大赛二等奖,指导老师二等奖。擅长电子类论文。
某艺术工作室,硕士学历,擅长现代艺术美术理论研究及创作。
刘先生,某著名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某著名医学院博士研究生,专业为妇产科护理,以多产,高速,高质量著称。
kerry,北京某著名大学教师,擅长教育类论文。
时间:2019-10-17
摘 要: 在父亲的想法和女儿的想法相互对立, 且对立立场明显的民间故事中, 一般都是因为父亲以各种理由去反对女儿的婚事, 由此而产生了父女之间的隔阂和二者关系的对立。而在这个以失败为结尾的类型中, 通常讲的都是女儿无法违背父亲的意志, 不能与自己心爱的男性结婚, 所以通过各种方式最后以死亡收场的悲剧性故事, 一般都是围绕着父亲的想法和女儿的想法在发生冲突时, 女儿的想法遭到打击而展开的, 但是作为故事主体的女儿一般都是停留在无法挣脱压迫和权威、只能妥协和表达愤怒情绪的阶段。
关键词: “父女妥协”,“男性依赖”,中朝父女类型,女性形象
一、以女性失败为结尾故事类型的比较
在父亲的想法和女儿的想法相互对立, 且对立立场明显的民间故事中, 一般都是因为父亲以各种理由去反对女儿的婚事, 由此而产生了父女之间的隔阂和二者关系的对立。而在这个以失败为结尾的类型中, 通常讲的都是女儿无法违背父亲的意志, 不能与自己心爱的男性结婚, 所以通过各种方式最后以死亡收场的悲剧性故事, 一般都是围绕着父亲的想法和女儿的想法在发生冲突时, 女儿的想法遭到打击而展开的, 但是作为故事主体的女儿一般都是停留在无法挣脱压迫和权威、只能妥协和表达愤怒情绪的阶段。纵观朝鲜和中国的民间故事, 这个类型故事的大体结构都比较相似, 大多数问题都是由婚姻引起的, 作为故事主体的女儿与她父亲的想法发生冲突, 最后女儿因为找不到可以实现自身希望的道路, 只能以死来满足自己愿望的悲剧性的结局。中国与朝鲜在这个类型的故事中, 关于产生矛盾的原因、反抗的过程, 以及最后的结局都存在相同点。
(一) 中国的民间故事中以女性失败为结尾的类型
在中国这一类型的民间故事中, 叙事的主体女儿, 一般遇到自己的心上人都具有一种偶然性, 经常是二人因为一个偶然的事件而相遇的。这一类型中的典型作品有《牵牛花的传说》《鸳鸯峰》《狮子岩和舍身岩》《和尚背尼姑》《鸳鸯宝钟的传说》《灞河龙女》《不见黄河不死心》《梁山伯与祝英台》和《夫妻鸟》等民间故事。12其中, 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故事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因为梁山伯和祝英台之间的门第和身份有很大的差别, 导致两人无法结合, 还因为父亲的反对, 导致了二人最后双双死亡的悲剧结局。因为父亲的权威和压力, 最终以失败收场的女儿, 从表面上看, 她顺从了父亲的想法, 但是在出嫁的那一天, 跳进了梁山伯的坟墓中, 最后还是以她的死表达了对父亲的抗议, 从这一点上看,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典型的以女儿的失败而收尾的故事类型。故事中, 祝员外的女儿在出去求学之前, 是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 但是在遇到了梁山伯之后便被迷住了;之后, 因为祝父思念女儿让她回家, 祝英台迫不得已返回家中, 在途中, 还不停地暗示梁山伯来提亲娶她, 但是因为梁山伯出身贫寒, 二人身份家境相差巨大, 祝员外拒绝了梁山伯, 将女儿许配给了大户人家, 由此导致了父女矛盾的出现;作为叙事主体的女儿, 虽然试图追求自己的幸福, 请求父亲把自己嫁给真正喜欢的男性人物, 却因为父亲的专断使得一切成为泡影, 从这一点上, 我们可以看出主人公反抗的失败。女儿在与父亲的对立中, 采取不同的态度也会带来不同的结局, 也就是说, 女儿在自己的诉求没有得到满足时, 应该以什么样的立场和态度出现在父亲面前是具有决定性的关键因素。
那么, 就有必要对作为故事主人公的女性人物其身上的时代特点进行分析。在当时的时代, 大家闺秀在嫁人之前是待字闺中的, 这是基本的礼仪规范, 没有父母的允许而私会男子并暗生情愫在当时是需要非常大的勇气的, 因为当时时代中的男女之间的婚姻是一定要遵从“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的社会准则的, 所以, 《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中的祝英台在最初去书院读书时, 就经过了艰苦的说服父亲、努力争取的过程, 从这个过程的描述我们能够看出祝英台是一个明朗而热烈的女孩, 对外面的世界充满热切的向往, 也有着十分彻底的反叛精神, 她相信, 不论是美丽的山川景物, 还是动人的爱情故事都是真实存在的, 它们就在这高墙之外, 在她看不到的地方, 所以她一定要走出去看看, 去体味一下真正的生活, 她不想接受命运, 不想一辈子被困在这暗无天日的豪宅里, 更不想像自己的母亲一样嫁入庸俗势利的豪门贵族, 她要有自己的自由, 自己的爱情, 最重要的是, 她要有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的权利;但是在后来梁山伯被祝员外痛打并赶出家门时, 祝英台却没有表现出对父亲的怨恨和愤怒, 也没有立刻自杀殉情, 而是到了出嫁那天, 在经过梁山伯的坟墓时, 遇到了狂风大起, 阻碍到了迎亲队伍的前进, 祝英台在下花轿到梁山伯的墓前祭拜时, 才最终睹物思情, 跳进了坟墓中。在这里, 如果说祝英台是一个没有勇气追求自己需求的女性人物, 那么在她知道父亲将要把她许配给门当户对的人家时, 她和梁山伯的爱情故事就应该结束了, 然而相反的是, 即使她已经知道了父亲要将她许配给门当户对的富家子弟, 但是她依然让梁山伯来自己家中提亲, 这中间她虽然没有直接向对方告白, 却利用辗转暗示家中有待嫁的妹妹, 让梁山伯快来提亲, 她使用了“小伎俩”给自己和心爱的人创造了下一步的机会, 因为她认为只有梁山伯来到她的家中, 两人才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女主人公与同时代的其他女性人物相比是更有勇气、并将这种勇气付诸实施的;在梁山伯到祝英台家里求亲时, 祝英台还在积极地说服父亲,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她是直接而积极地追求自己的需求的, 这时故事中刻画出来的是积极的女性形象;但是作为女主人公的祝英台其实内心也充满了危机和矛盾, 她虽然有心反抗旧势力, 追求新世界、新理念, 但是无能为力, 最后只能听从父亲的命令准备嫁与自己门当户对的富贵阶层的子弟, 在这些情节中也表现出来了女主人公生活在当时的社会中, 作为女儿无法挣脱父权的软弱的一面, 特别是知道了梁山伯的死之后, 她也没有与父亲争吵或质疑, 只能在最后祭拜梁山伯时, 跳进了梁山伯的坟墓中, 以自己的死来表达无法挣脱的父权和争取自己需求的失败。故事如果到此结束, 那也就不无争议了, 但是作为女性人物的崛起反攻却采用了另一种更具有浪漫色彩和荒诞的方式——化蝶, 与梁山伯在现实中不能结合, 就双双化成了蝴蝶, 这也是对现实社会中男权控压制度的有力抗诉和抵抗。
正如前面所述, 在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民间故事中, 女主人公虽然也对父亲的父权做出过反抗和斗争, 但是她最终也没有力量逃脱来自父亲和当时社会的枷锁, 在与父权的对立中, 女主人公最终表现出的是一种无力感, 只有通过自我毁灭的行动方式造就了悲剧结局。而在故事中描绘出来的父亲, 是一个和自己女儿的幸福与生命相比, 把自身的需求和家族的荣耀看得更重要的人, 因为出身门第和身份的悬殊, 他完全没有理会女儿的需求, 最终也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在《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故事中, 作为主人公的女性人物最终没有找到父女对立的解决方法, 只能在最后以自己的死表达了对自己的父亲, 以及对当时的社会制度的不满和抗诉, 以最后双双化蝶的方式表达了当时社会女性们的一种美好的愿望, 所以, 这个民间故事可以归为以作为故事主体的女性人物为失败结尾的故事类型。
(二) 朝鲜的民间故事中以女性失败为结尾的类型
在朝鲜的民间故事中, 也多以作为主人公的女儿因为与父亲在某一个问题上有分歧而受到打击, 或者女儿因为追求自身的想法和幸福而和父亲产生矛盾的内容为主。
父亲不顾女儿的幸福, 只考虑自己的想法, 女儿因此与父亲产生了矛盾, 下面的作品都反映出了这一内容, 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故事如《相思蛇与相思石 (????????) 》3《七谷面新浦里的相思石 (??????????) 》4《阿里郎山岭的由来 (????????) 》5《汪文津港口贞一的神庙 (???????) 》6等作品。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相思蛇与相思石》这个民间故事。作品描写的是作为主人公的女儿在父权的压迫下无法实现自身的理想, 最终遭遇了彻底的失败。故事中, 老爷的女儿和下人产生了爱情, 想结为夫妻, 但是遭到了老爷的反对, 下人因相思病而死, 死去的下人变成了一条大蛇缠住了女儿, 最后导致女儿也死了。作为故事主体的女儿因为无法逃脱父亲的权威和压力, 导致了最后的失败, 女儿服从了父亲的意愿, 但是没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最后还是以女儿的死成为一个故事悲剧的结尾, 从这一点上来看, 这个故事是属于以女性主人公的失败为结尾的类型。作为女主人公的女儿无法与自己喜欢的人结婚, 迫于父亲的压力与心爱的人离别, 下人又对老爷的女儿用情过深, 以至于最后夺走了女儿的性命, 导致了一个悲剧的结尾。老爷不能接受自己的女儿与一个下人相爱的事实, 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身份相差悬殊, 有权有势人家的大小姐与一个下人的身份简直就是一个天上和一个地下的, 按照当时社会的准则和规范, 作为父亲, 是绝对不能容忍这种以个人的想法为中心、随心所欲的爱情的, 所以, 老爷想方设法不让二人相见, 由此而导致了下人郁郁而死, 在这里, 女儿因为父亲的反对已经遭遇了婚事的失败, 刻画出了女儿遭受挫败的形象;不仅如此, 用情太深的下人在死后仍然不想与爱人分离, 变成了一条大蛇附在了女儿的身上, 但是, 女儿对自己的愿望并没有一定要达成的强烈欲望, 在父亲反对二人婚事的时候她也不曾试图跟父亲辩驳或反抗, 而是服从了父亲的命令和指示, 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 女儿是遵从父命的;甚至, 明明知道是因为父亲的阻挠才导致了爱人的死去, 女儿也没有表现出对父亲的怨恨和愤怒, 而且她也没有表现出希望从父亲的权力范围内逃脱的勇气和愿望, 如果她有坚持自己想法的勇气和力量, 她和爱人的最终命运也许会是另外一个结局。
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 作为故事主体的女儿, 在父亲反对时, 采取的是消极、被动的态度, 没有丝毫与父亲抗衡的意思, 也完全没有“我的人生我做主”这样的自我意识, 而且也没有与心爱的人斩断情丝的决断力, 死后变成大蛇的下人之所以还纠缠她, 也是因为她对于父亲反对态度的沉默造成的, 所以, 故事的结尾只能是以女儿也死去了结束。在众多原因中,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当女儿的愿望与父亲的想法相冲突时, 女儿不知道如何去实现自己的愿望, 也没有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愿望, 而是选择放弃了自己的愿望;由于女儿自己不能醒悟, 也无法努力克服困境, 所以与父亲产生了对立, 而她这样的行为方式, 也招来了自己所爱的人的怨恨, 所以也导致了女儿无法摆脱大蛇的纠缠, 最后死去了。故事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 把女儿描写成为一个在要父亲还是要心上人而左右为难的、不知所措的女性, 代表了软弱的、无法自立的女性的形象。
《相思蛇与相思石》是一个在父女对立的民间故事中, 作为主体的女性完全以失败而结束的类型代表, 故事中的主体最终没有办法去实现自己的心愿, 放弃了自己的愿望。
只有拥有了反抗世俗和社会的压力, 选择自己所爱男性的勇气和决心, 才能有实现自身愿望的力量, 否则, 在无法找到解决对策的同时也会失去让自己得以解脱的路径, 最终只能与心爱的人分离、与父亲产生对立。
(三) 两国在以女性失败为结尾的民间故事中呈现出来的女性形象对比
首先中国关于此类型民间故事中出现的女性人物, 她们在遇到心上人时一般都存在偶然性, 女主人公经常是和男主人公因为偶然的事件而相遇的。比如在《不见黄河不死心》《鸳鸯峰》《梁山伯与祝英台》《灞河龙女》等民间故事中, 女性人物和心上人相遇的场景多发生在她们外出游玩时, 或者是为了读书等原因离开家的时候, 或者是在男子路过女子的家门前时。
与此相反, 朝鲜关于此类型民间故事中出现的女性人物, 一般是女主人公和男主人公本来就是认识或熟悉的, 然后二人的关系经过一步步的发展, 最后才发展到爱情这一层面上来。比如《相思蛇与相思石》《七谷面新浦里的相思石》和《阿里郎山岭的由来》等故事中, 女性人物都是在生活中和男主人公慢慢地产生了爱情的。
由此我们可以分析出, 中国此类型的民间故事在情节的设置上是具有偶然性的, 这与东方思想中关于宿命论的世界观有联系, 同时也是中国此类型民间故事的特征;而在结尾处, 女性人物往往选择自杀也与宿命论有关, 她们把父亲的压迫视为一种宿命, 认为身为女儿即便反抗也无法成功, 只能以死来表达自己的愿望, 这一点也可以解释为女性人物对命运的顺从;也就是说, 在中国以女性的失败作为结尾的民间故事中, 表现出来的是悲剧性的、以死来完成自己心愿的女性形象。
其次, 在分析朝鲜以女性人物失败作为结尾的民间故事《相思蛇与相思石》时, 可以发现其最突出的独有特点是, 作为女主人公心上人的男性最后对女主人公实施的是一种报复性的行为, 他将自己的怨恨转移到了女主人公的身上;因为女主人公的父亲反对他们相爱、而女主人公有没有进行反抗, 所以男性人物死后就变成了一条代表相思的大蛇, 缠在了女主人公的身上, 最终还吸光了女主人公身上的元气, 要了女主人公的性命;故事中, 女主人公因为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而产生的“恨”, 与有着同样愿望而无法实现的男主人公心里的“恨”, 两个“恨”给两个人带来的是负面的影响。
而在中国的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中, 虽然最终的结果也是以女性人物的失败而结束的, 但是故事的男主人公却没有将自己的怨恨转移到女主人公身上, 也没有对女主人公实施报复性的行为;故事中的男主人公在得知女主人公已经被许配给富贵人家、并被女主人公的父亲赶出门时, 只是表现出了伤心欲绝、最后自己郁郁而死了, 他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对女主人公的不满和愤恨;相反, 在女主人公自己跳进坟墓随男主人公而去的时候, 最后他们都变成了漂亮的蝴蝶, 在人间蹁跹飞舞。故事的结局虽然是悲剧性的, 却是一种凄凉而唯美的结局, 这也表现出了当时的人民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婚姻自由的追求, 它代表了民间故事中积极向上的部分。
最后, 在此类型的民间故事中, 朝鲜的民间故事在整体情节上, 特别是男性人物对于与旧规则和旧势力相对抗、积极建立新秩序的这一问题上, 表达了因为无法抵抗、无法建立新秩序, 所以只能选择毁灭的那种愤怒的感情;而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 则表现出了一种顺从和无力抗拒父命的立场。
在中国此类型的民间故事中, 故事的整体情节虽然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对悲剧性命运的认同, 认为父亲指定的婚姻就是一种宿命和命运, 自己是无法抵抗的。同时, 在中国此类型的民间故事中, 以父权为象征的旧规则和旧势力的力量更强大、压迫感更重, 而代表新秩序的力量则非常弱, 男性人物在得知女主人公的父亲反对时, 最后也只能自己郁郁而死, 并没有任何想要同旧秩序抗衡的想法和做法, 彻底否认了新秩序存在的意义;相反, 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 则表现出了一种积极和旧秩序抗争的态度, 虽然没有和父亲直接对抗, 但是最后却跳进了坟墓中, 在更加强调了她的悲剧性的同时, 也表达出了自己向往新秩序的态度和感情。
二、以女性胜利为结尾故事类型的比较
在中国和朝鲜的民间故事中, 故事主体以胜利结尾的民间故事有一个共同点是, 受到父亲强权压迫的故事主体虽然经受了磨难, 但是最后却往往会出现柳暗花明的结局。作为故事主体的女性人物一直坚持不放弃, 直到达成自己的心愿为止, 而父亲最后只能示弱, 故事以作为主体的女性人物的胜利结尾, 表达了女性人物希望挣脱现有制度的枷锁、渴望获得新生、迎接新时代到来的主题思想。
(一) 中国的民间故事中以女性胜利为结尾的类型
在这里, 将重点分析那些在父女双方的想法发生冲突时, 女儿的想法战胜了父亲的想法, 最终以故事的主体女儿的胜利而结束的、中国父女对立的民间故事。在此类型的民间故事中, 一般都是父亲以各种理由反对女儿的婚事, 由此而引发出父女之间的对立, 但是与前面叙述的以女性失败为结尾的类型不同, 在以女性的胜利为结尾的民间故事中, 作为故事主体的女性人物最终说服了自己的父亲, 实现了自身的愿望和诉求, 最后以胜利结尾。不过, 虽然作为故事主体的女性人物最后实现了自身的诉求, 以幸福的结局收尾, 但是她们在和父亲的关系上仍然存在问题, 所以不能算是完美的结局, 尽管如此, 我们还是将其归类于以女性人物的胜利为结尾的类型中, 是中国父女对立民间故事里的第二种类型。概括来说, 在以女性的胜利为结尾的类型中, 作为故事主体的女儿因为某件事情与父亲产生了矛盾, 然后又采取某种办法最后让父亲妥协, 以自己的胜利告终。如果说以女性的失败为结尾的故事, 对我们来说是让人们感受到了当时社会对女性们的一种歧视, 那么以女性的胜利为结尾的故事, 则会让人们体会到当时社会女性人物渴望寻找回自我的一种自我主张意识。7
在这个类型的民间故事中, 其故事的主要内容都集中在作为故事主体的女儿, 在和父亲关于某个问题存在冲突和对立时, 女性人物是如何实现自身的想法和需求和的。这个类型的代表故事有《罗百万嫁女》《金牛娃》和《木姐珠和斗安珠》等作品, 在这些作品中, 作为故事主体的女性人物都通过寻找自己想法和主张的合理性, 战胜了父亲, 最后获得了幸福的生活。在《罗百万嫁女》故事中, 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 因为父亲的偏见, 给作为故事的主体的大女儿选择了不理想的夫婿, 父女双方就此产生了矛盾和对立, 但是最终大女儿依靠自己的实力让家道没落的婆家逐步复兴, 在父女的对立中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在这个民间故事中, 父亲的想法和女儿的想法是相互冲突的, 但是女儿最后靠自己的实力赢了父亲, 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所以可以看出, 这个民间故事就是属于以作为故事主体的女性人物的最终胜利而结尾的类型, 但是在整个故事的叙事中, 女儿只是赢了父亲, 让父亲服软了, 让自己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而她和父亲的矛盾却并没有最终消除, 父女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得到缓和, 最后也没有谈到她们父女的感情变好了的内容, 对此, 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在这个故事中, 非常富有的父亲有两个女儿, 一个是大脚的大女儿, 一个是貌美的二女儿。父亲在给两个女儿选婆家的时候, 对长得好看的二女儿偏心, 想把她嫁给有钱的人家袁家, 而对于大脚的大女儿, 则想把她嫁给穷困的朱家;但是, 由于出嫁前两个准女婿的家境发生了截然相反的变化, 所以父亲竟然又把两个女儿的婆家给调换了;大女儿觉得自己遭到了父亲两次薄情的对待, 十分气愤地离家去了新的婆家。故事中说:
罗百万虽然有很多钱, 但是他也有不顺心的事情, 就是家里那个因为脚大而名声在外的大女儿。罗百万不喜欢大女儿, 想把她嫁给姓朱的穷人家;对于天生貌美的二女儿, 罗百万就格外疼爱, 想把她嫁给有钱的袁家。在两个女儿要出嫁的时候, 穷苦的朱家突然变得有钱了, 而原本富裕的袁家却一下子变穷了。于是, 罗百万改变主意, 把两个女儿的婆家给调换了, 将大女儿嫁给了袁家, 二女儿嫁给了朱家。
故事中的父亲反对大女儿婚事的理由不是门第差别、也不是因为不符封建礼教的规矩, 只是因为大女儿的脚大, 让他觉得大女儿不好看, 不喜欢大女儿, 但是却偏心喜欢小女儿。父亲对于同样是亲生骨肉的两个女儿不能一视同仁, 并不是因为一些来自外部的原因、或是社会规则上的原因而反对大女儿的婚事, 仅仅是因为不喜欢所致, 故事中刻画出来的是一个绝情的父亲的形象, 这和《不见黄河不死心》8中, 那个不顾女儿的幸福、只考虑自己的面子和家门的荣耀, 最后逼死了亲生女儿的父亲, 有一定的可比性, 这两个父亲都是以自我为中心, 不允许女儿有独立的思想和想法的;但是, 比起把女儿逼死的《不见黄河不死心》中描述的父亲, 《罗百万嫁女》中的父亲只是让女儿感到了不满和愤怒, 他把女儿当成了自己的附属品, 接连两次违背女儿自己的意愿, 替女儿决定了终身大事, 只是还没有到把女儿逼死的程度。
故事中还讲到:
大女儿出嫁那天, (知道了父亲的决定) 非常气愤, 撕下嫁衣, 一边哭一边对父亲说:“嫁给袁家就嫁给袁家, 以后袁家的日子要是过得不好我就永不登娘家的门。”罗百万根本瞧不上大女儿, 也不相信她说的话, 就说:“日后, 如果你坐着八人抬的大轿回来, 你的轿子每经过一次家门, 我就拆一间房。”就这样, 大女儿嫁入袁家后十几年都没有回过娘家。
她在袁家辛勤劳作, 袁家的家境逐渐好转, 变得富有, 她还生了三个儿子。三个儿子进士及第, 其中两个还当了大官。 (中间省略) 大女儿决定回娘家, 坐着八人抬的大轿, 威风凛凛, 非常气派。罗百万问女儿为什么不下轿, 女儿这样回答道:“父亲, 您忘了吗?我出嫁那天, 父亲说如果日后我坐着八人抬的大轿回娘家, 您就拆房子, 那现在您就赶快拆房子吧!”眼看着罗百万的七间房子就已经被拆了一半了, 他没办法只能向女婿求救。女婿劝了女儿好久, 说怎么也给他留一个栖身之处, 终于勉强同意, 最后罗百万的房子就剩下了两间。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在《罗百万嫁女》中因为父亲的偏心, 最后被迫嫁到没落的袁家的大女儿, 二次婚约都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的, 对于父亲来说, 她就是一个没有存在价值的人, 她不能从父亲那里获得与自己妹妹相同的待遇, 她的存在只是一种为了满足父亲自身诉求的产物;然而她虽然是一个不漂亮的女性人物, 但是也是有自己的想法和诉求的, 然而她的诉求与父亲的想法是有冲突的, 这就造成了女性人物和父亲之间的矛盾和对立;但是与以失败结尾的故事中那种最后求得一死的故事结局不同, 在《罗百万嫁女》中的女性人物依靠自己的努力找到了改变自身艰难处境的出路, 将对父亲的愤怒变成了向上的动力, 为了能实现自己的诉求, 她要积极地努力让父亲的期望落空, 她没有像前文中以失败为结尾的故事中的女性人物那样去反抗父权, 最终依靠自杀来表达自己的愿望, 或者没有办法被父亲逼死了, 而是果断地离开家去了婆家生活, 通过自己的努力, 让婆家的人和她自己都过上了好日子, 最后回到父亲家中, 让看不起自己的父亲震惊和后悔, 通过以衣锦还乡的方式来报复了父亲。故事的最后以“大女儿”的胜利结尾, 可以看作是女性人物争取自身利益的一种成功的表示, 挫败了瞧不起自己的父亲, 获得了胜利;并且, 她在几十年里始终没有忘记父亲对自己说过的刻薄的话, 终于等到了可以衣锦还乡、让父亲刮目相看的那一天, 可见, 她对父亲的愤怒和怨恨有多么深, 这愤怒和怨恨也是她在困境中不放弃努力、追求自我价值和梦想的原动力。
通过《罗百万嫁女》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 根据作为故事主体的女性人物们主观选择的不同, 故事的结局也就不同, 所以, 即便是在父女关系对立这个大类型的内容中, 因为故事主体的女性人物主观选择的不同, 既可以变成以失败结尾的类型, 也可以变成以成功结尾的类型。作为一个女性人物, 无法承受挫折的话, 就不能摆脱父权的控制和同父亲的强权相抵抗, 其结果就只能是一个充满悲剧性的人物形象;而当父亲的意愿和自己的意愿产生冲突, 被父亲逼到绝境时, 仍然能够坚持斗争、不放弃、拥有乐观坚韧的性格、不断地寻找对策、最后成长为比父亲更有能力的人, 就可以以此来挫败父亲的强权, 就如《罗百万嫁女》中的大女儿一样, 心怀对父亲的怨恨, 但是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和争取, 结果就成长为可以与父亲抗衡的人, 不让父亲随意控制自己的人生, 最终战胜了父亲, 实现了自身的诉求, 有了一个胜利的结局。
但是, 在这个故事的结尾, 也没有关于女性人物对父亲产生了理解和包容的内容, 只是强调了她的诉求是否达成、强调了她最后实现的幸福, 并没有在最后与父亲达成谅解;并且, 即使是没有谅解做错的父亲, 也不应该真的对父亲采取报复的行为, 这一内容有悖于基本的伦理道德。从这一层面上来看, 当时社会关于以女性人物的胜利为结尾的故事里, 对矛盾重重的、父女的对立问题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二) 朝鲜的民间故事中以女性胜利为结尾的类型
在朝鲜这个类型的民间故事中, 多是作为叙事主体的女儿和父亲产生矛盾, 然后女儿通过各种方法在最后达成了自己的诉求, 获得了胜利。如果说以故事的主体——女性人物的失败为结尾的民间故事是塑造了柔弱的女性形象, 引发了人们的愤恨, 那么以故事的主体——女性人物的胜利为结尾的民间故事则是塑造出了自强上进的女性形象, 让人们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可能性。在朝鲜的民间故事中, 这个类型的代表作品有《崔营将军传说 (??????) 》9《寻找成仙女儿的父亲 (????????????) 》10《卖木炭的孝子 (????????) 》11《降服强势婆婆的三女儿 (????????????) 》12《高中状元的白丁赵韩东 (??????????) 》13《依靠我自己的福气生活 (????????) 》14等民间故事。
在这里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具有代表性的《崔营将军传说》这个民间故事。这个民间故事主要讲的是在父女二人的想法发生冲突时, 女儿如何想办法完成了自己的心愿, 挫败了父亲的内容。故事中作为叙事主体的女性人物, 她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父亲, 这个父亲拥有特殊的才能和超能力, 所以, 父亲希望自己的女婿也要同样的优秀, 但是女儿有自己喜欢爱慕的人, 而父亲对于女儿选择的才华平平的夫婿不满意, 于是, 女儿为了能和自己所爱的男子结婚就使用计策杀死了自己的父亲, 最后, 自己终于成功地和心上人结合了。故事是以叙事主体——女性人物的胜利、和她父亲的失败结束的, 所以将其划分为以作为故事主体的女性人物的胜利为结尾的类型中。但是, 为了实现自己的需求便杀死了自己的父亲, 显然在这个故事中, 父女之间的关系已经无法和解, 而且在这个民间故事中也并没有安排父女关系和解的篇章。
同时在这个故事中, 反对女儿婚事的父亲与之前论述的以女性人物的失败作为结尾的故事中的人物不同, 他反对女儿婚事的理由, 不是因为对男性人物的门第和身份和自己的家族差别过大等原因, 而是因为能力超群的崔营将军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嫁给一个像自己一样优秀的夫婿, 可是女儿自己喜欢的心上人却不遂他的心意, 从这点上可以知道是女儿违背了父亲的意愿;父亲没有降低自己选择女婿的标准, 而女儿也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意愿, 这时, 两个人的诉求产生了冲突。父亲依仗自己的权威对女儿的婚事表现出强烈的反对, 女儿见父亲的态度如此坚决, 觉得劝说父亲是无济于事的, 于是, 在父亲不停反对自己的婚事时, 女儿便产生了反抗之心;在这里, 女儿对于反对自己婚事的父亲没有一点的包容和理解, 为了能和自己的心上人结婚, 竟然杀死了自己的父亲, 虽然这样就能够和自己的心上人结婚, 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却是以杀死自己的亲生父亲作为代价的。在这里, 一个残忍杀死自己亲生父亲的女性形象被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出来。
从另一方面来看, 故事中描述的崔营将军的女儿, 是一个不需要自己拥有超能力的父亲帮助、不按照父亲设计的道路前进, 有一种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自己的婚事也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的女性人物, 她拥有独立自主的意识, 她尝试了很多办法, 但终于无法达到父亲的要求, 只好选择杀死父亲这一极端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愿望。这和那些选择自杀或抑郁而死的女性人物不同, 崔莹将军的女儿是属于那种积极追求自己理想的女性人物, 但是, 她却只倾向于达成自己的诉求, 为此不惜牺牲自己的父亲, 这里也代表了那些为了自己的愿望不顾基本的伦理道德的人物形象, 她在杀死自己父亲的那一刻已经永远不可能恢复和父亲之间的关系了。
(三) 两国在以女性胜利为结尾的民间故事中呈现出来的女性形象对比
总体来说, 中国和朝鲜在这一类型的民间故事中是拥有很多相似点的, 大多数故事都是在证明了女性主人公的想法和诉求的正当性之后, 在父亲的立场上, 已经和女儿产生了隔阂、父女关系很难恢复了。比如在中国的民间故事《木姐珠和斗安珠》中, 木姐珠为了和心上人斗安珠相见, 从天上来到了凡间, 可是在离开天宫时, 她的父亲堵住了她回天宫的路, 由此父女之间的关系终结了。在这个故事中, 父亲是通过给未来的女婿出了各种难题去刁难女婿, 来表达自己的立场和态度的, 而父女之间的关系无法恢复的理由也是由父亲要生活在天宫, 而女儿却要离开天宫、下落凡尘的这一情节的设定中隐喻出来的, 也就是说, 从这里没有看出作者明确地表示出来对父亲代表的旧的价值观的缺点, 也没有体现出新的价值观和旧的价值观相比具有的先进性,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 作者对于新价值观带来新时代这个观点是没有一定的确定性的。
而朝鲜此类民间故事的显着特点是, 通常作为故事主体的女性人物为了反抗父亲, 会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 相比于中国此类型的民间故事, 朝鲜此类型的民间故事中, 女性人物对父亲的反对, 采取的是一种更加极端和扭曲的方式。比如在《崔营将军传说》中, 女性人物为了实现自己的诉求, 在处理对父亲的反抗和愤怒时, 采取的就是杀死亲生父亲这一冷血无情的极端方式, 故事将女性人物对自己父亲的反抗和愤怒做了极端化的处理, 因而斩断了父女之间矛盾得以缓和的可能性, 同时也斩断了以父亲为代表的旧价值观和新价值观之间能够缓解和共同存在的可能性,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故事中体现了反对社会基本道德的一面。
此外, 朝鲜此类型的民间故事还有一个特点, 那就是作为故事主体的女性人物一般在故事的结尾处都会成仙。比如在民间故事《寻找成仙女儿的父亲》中, 先是描写了女儿如何在父权的压迫下独立, 以及父亲是怎样败给了女儿的, 在故事的最后还叙述了女儿成仙了、无法再与父亲相见。在这个故事的结尾处, 重点不是女儿战胜了父亲, 而是在她战胜父亲之后又成仙了这一点上,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故事想表达的是, 以父亲为代表的旧价值观和以女儿为代表的新价值观、二者之间水平差异非常悬殊这个观点;同时, 在《寻找成仙女儿的父亲》的故事中, 父亲在和女儿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又回到了故乡、回到了原来的世界, 今后也就和女儿再也不能相见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 故事想表达的是旧价值观无法逃脱旧有的束缚, 在犹犹豫豫中永远也追不上新价值观的脚步了。
综上所述, 在故事主体以胜利为结尾的这一类型中, 中国的民间故事既有对新价值观主导的新时代到来表现的信心不足的故事, 也有因为老天保佑等外在因素的介入而对新时代的到来充满信心的故事,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在中国此类型的民间故事中, 既包含了对于时代更迭的不安感, 也包含了对新时代到来的肯定。而在朝鲜此类型的民间故事中, 则以绝对性的结局来宣告新时代的到来, 具有一种反对社会基本道德的特性;同时, 在以女儿为代表的新的价值观面前, 以父亲为代表的旧的价值观的衰落速度非常之快, 二者之间存在的优劣差异非常明显, 这里也强调了旧的世界观的衰落。
结语
总结来看, 中国和朝鲜在父女关系对立民间故事中, 中国此类的民间故事中的新势力的胜利最后都要与黎民百姓的平安相关联, 甚至是为了挽救奄奄一息的旧势力不惜做出自我牺牲。而且在此类型的代表故事中, 作为故事主体的“女儿们”最后都成仙了, 这也给代表新势力的女性人物们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同时, 在中国的此类型的民间故事中, 在故事的一开始, 作为故事主体的“女儿们”就没有试图与父亲分离开来, 从这一点上我们也可以看出, 这些民间故事所要阐释的观点是, 在解决妇女对立的问题上, 与旧世界分离, 或者割断关系绝对不是一个好办法, 也可以认为, 中国的父女妥协共存类型的故事强调的是新时代的到来要与大众的利益相关联, 要对旧世界拥有更强的包容能力。
再看朝鲜此类型的民间故事中, 不同于中国此类型作品的最显着的特点就是:“女儿的丈夫”这一角色与作为故事主体的“女儿”是拥有同等分量的、在故事中的角色比重也是同等重要的。这与当时社会上女性处于被动的地位, 通常是作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出现, 以及男尊女卑的整体社会观念是有很大的关联的。
同时和中国此类型的作品不同, 为了巩固封建家长制的社会制度, 朝鲜的民间故事中的女性人物通常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依赖于男性, 虽然是处理了父女之间的矛盾, 却经常处于一种被动地位, 不是独立存在的。
注释:
1 高竟南、王芳:《中国民间故事与神话传说》,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年版。
2 杨克兴、王兴义:《神话传说三百篇》之《梁山伯与祝英台》,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1990年版。
3 ???:长木面传说21, 《相思石 (????) 》, 《朝鲜口头文学大系 (????????) 》8-1, 第225页。
4 [朝鲜]???:宜宁邑传说17, 《七谷面新浦里的相思石 (??????????) 》, 《朝鲜口头文学大系 (????????) 》8-10, 第61页。
5 [朝鲜]???:襄阳邑传说71, 《阿里郎山岭的由来 (????????) 》, 《朝鲜口头文学大系 (????????) 》2-5, 第160页。
6 [朝鲜]???:注文津邑传说15, 《汪文津港口贞一的神庙 (???????) 》, 《朝鲜口头文学大系 (????????) 》2-1, 第707页。
7 [朝鲜]???:《文学治疗与自我叙事的成长 (????????????) 》, 《朝鲜语教育现状研究 (?????????) 》第4集2号, 朝鲜语教育现状学会, 2010年版, 第20页。
8 炽文、贺嘉、谢力:《中国民间故事选》,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2年版。
9 [朝鲜]???:《崔营将军传说 (???? ??) 》, 江华郡内可面地区传说10, 《朝鲜口碑文学大系 (????????) 》1-7, 第887页。
10 [朝鲜]???:《寻找成仙女儿的父亲 (?????? ??? ???) 》, 上北面地区传说51, 《朝鲜口碑文学大系 (????????) 》8-13, 第554页。
11 [朝鲜]???:《卖木炭的孝子 (??? ?????) 》, 青云面地区传说21, 《朝鲜口碑文学大系 (????????) 》1-3, 第201页。
12 [朝鲜]???:《降服强势婆婆的三女儿 (?? ??? ? ??? ???) 》, 内山面地区传说7, 《朝鲜口碑文学大系 (????????) 》4-5, 第427页。
13 [朝鲜]???:《高中状元的白丁赵韩东 (???? ? ?? ???) 》, 扇山郡舞乙面地区传说23, 《朝鲜口碑文学大系 (????????) 》7-15, 第493页。
14 [朝鲜]???:《依靠我自己的福气生活 (? ??? ?? ??) 》, 扶余邑地区传说47, 《朝鲜口碑文学大系 (????????) 》4-5, 第188页。
TAG标签:
上一篇:《暮光之城》中的女性哥特式特征探析
下一篇:葛兰西与马基雅维利之间的关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