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硕博咨询:82274534

 

专本咨询:84468591

 

微信咨询:essaykey

TEL:15012858052(深圳) 

 

信箱: 82274534@qq.com 

 

请以前的客户主动联系QQ和信箱以方便继续为您服务。

 

代写毕业论文网介绍

本网站是由硕士、博士和高校教师组成的专业代写团队所创办的平台。主要为在校本科生、专科生、硕士生、在 职研究生、单位公司人员、留学生等提供各种专业代写毕业论文服务的网站。提供的写作服务包括:代写MBA论文、代写MPA论文、代写EMBA论文、代写硕 士论文、代写本科毕业论文、代写专科毕业论文、代写研究生论文、代写留学生毕业论文、代写英语论文等等。作为八年的品牌,已经为几万名毕业生服务,让他们 顺利通过了毕业论文的考核。本站负责提纲、开题报告、文献综述以及毕业论文的写作,并提供不限次数的修改服务。所代写MBA论文价格、代写MPA论文费 用、代写EMBA论文价钱都是最实惠的,欢迎咨询!

 

最新加入代写论文写手

YM,机电教授,YMT,日本千叶博士,教授
海豚,英国留学管理博士学历
LB,经济管理博士英国交流
maomao,经济硕士管理博士
陈先生,湖南计算机博士,7年教育经验。硕士研究生导师。
BJX,上海交大计算机博士,发表40多篇核心学术论文,
电子计算机类博士,3人组合
LLBZY,5人,工程,园林,农业生态中科院博士,参与国家重点项目研究
浙大,管理硕士,英语专业硕士
y,男,法学硕士
中国XX大学,会计硕士,英语硕士,管理硕士 各一名
熊,浙江,管理学博士,经济学硕士,擅长管理,金融、宏观经济、区域经济
英语专业硕士,英语,翻译论文
11,硕士,自由撰稿,编辑,经济、法律、品牌
文,硕士,擅长企业管理,行政管理, MBA论文
兰大的硕士,西哲,社科
刘先生,擅长写作金属材料领域的专业论文
澳大利亚摩尔本皇家理工大学的MASTER
医学主治医师,某医学杂志编辑
剑,38,教育学硕士
某核心医学编辑
某中学杂志编辑
R,管理财会硕士,研究员
武汉工程博士,男,土木,结构,水电道路工程等
土木工程硕士,男,35岁,擅长工科土木工程,房建,园林,市政论文
左先生,武大MBA,擅长经济,管理,商业类论文
陈先生,大学本科副教授,英语专业硕士
陆先生,中科院基础医学研究生
杨先生,27岁, 武汉大学硕士,营销管理专业,武汉社科研究员,中国策划研究院协会会员,管理顾问公司总监。擅长经济管理、市场调查、行业研究报告。服务客户有中国银行,中银保险,香港铜锣湾百货等著名企业。
林先生,28,信息专业硕士,计算机研究室主任,国家高级电子商务培训讲师。
周先生,31,国内著名DVD品牌技术总监,重点高校讲师,期间指导学生获得全国电子大赛二等奖,指导老师二等奖。擅长电子类论文。
某艺术工作室,硕士学历,擅长现代艺术美术理论研究及创作。
刘先生,某著名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某著名医学院博士研究生,专业为妇产科护理,以多产,高速,高质量著称。
kerry,北京某著名大学教师,擅长教育类论文。

首页 > 代写论文 > 艺术论文 >

探讨俄罗斯的音乐文化对中国音乐文化影响

时间:2019-09-27

  摘要:俄罗斯的音乐文化对于中国音乐文化影响十分深远, 在我国音乐教育理念形成过程中, 俄罗斯音乐教育更是起到重大的推动与创新作用。研究俄罗斯音乐文化的特点, 通过对俄罗斯音乐特点进行分析, 从中找到优势, 并与中国音乐教育对比找出差异, 可以从中得到启示, 在此基础上探寻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俄罗斯; 音乐文化; 音乐要素; 发展探究;

  研究人员通过《中国黑河市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一至九年级艺术体育教学的比较研究》课题的研究, 在音乐方面做了一个梳理, 进一步体会到一个地域的音乐并不是独立的领域, 它与这里的风土民情、历史发展和政治制度等有密切的联系, 不同的文化造就了这个地方独特的音乐发展路线。

  俄罗斯音乐在十八世纪前主要为宗教音乐, 俄罗斯的非宗教音乐十八世纪起开始流行。由于人们对音乐的兴趣, 开始了民间歌曲的收集和改作, 这些民间歌曲对后来俄国音乐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作曲者和演奏者相继出现, 到七十年代舞台上已有反映城乡生活的歌剧演出。俄罗斯音乐的养分源自民间, 但又深受拜占廷宗教唱诗音乐的影响, 它常常以悠远深沉的曲调来叙述一个故事, 比如我们重温《红莓花儿开》《小路》等歌曲时, 就能细细体味到它的这个特点。俄罗斯音乐甚至能展现历史的大场面, 恢弘的气势形成了一套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歌咏曲调体系。

  俄罗斯民族在这块土地上世代繁衍, 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古老的民族风情。俄罗斯民歌和一些民间歌谣, 就反映了俄罗斯民间的生活风俗和劳动场景, 刻画了俄罗斯民族性格里的质朴、坚韧、含蓄和忧伤等特点。这些特点形成了俄罗斯民间歌曲和歌谣独有的特色, 对于俄罗斯音乐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影响作用。俄罗斯的音乐家都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 无论是哪个时期, 抑或身处哪个国家, 都从不背离俄罗斯音乐传统。在俄罗斯的历史上人们非常熟悉的一个作曲家就是柴可夫斯基, 他的音乐最大的特点就是有特别强烈的感染力, 在他多数的音乐中, 我们都能够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 他把西方交响乐与民族文化巧妙结合在一起。

  俄罗斯是一个以乡村为基础的农业社会。乡村才真正是俄罗斯这片辽阔大地的灵魂, 辽阔的疆土和众多的民族给予俄罗斯音乐丰厚的滋养。他们的慢歌节奏自由, 旋律徐缓、悠长, 在这种歌曲中, 我们可以感受到俄罗斯民族深沉凝重的气质。歌颂英雄、歌唱自然、表达爱情、倾诉苦难, 都是慢歌常见的内容。快歌节奏欢快, 表达对美丽健康、幸福美满的热爱, 突出了俄罗斯人热情诙谐、豪爽奔放的另一面。

  中国同俄罗斯一样, 也是一个以乡村为基础的农业国家, 同时音乐资源丰厚, 仅就音乐的民族性而言, 中国有56个民族, 除了有丰富的汉族音乐, 还有生活在不同地域保留着他们各自特色的55个少数民族音乐。同时, 同一民族在不同的地域, 也发展出了不同的音乐文化。另一方面, 中国同俄罗斯的历史也有着很多相同之处, 无论从对英雄的膜拜、崇敬, 还是民族的不屈不饶、团结、顽强品质, 都是很相近的。

  在《中国黑河市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一至九年级艺术体育教学的比较研究》课题研究中, 确立了研究目标, 要了解一个国家的音乐先要了解这个国家的民族文化, 了解这个国家的风土人情, 了解这个国家的音乐风格, 更重要的是掌握音乐的节奏特点。

  音乐是反映人类内心活动与外部境遇的最强有力的生动载体, 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国家的宗教信仰、政治制度, 都是音乐书写时天然被赋予的深刻灵魂, 不自觉地浸透所有角落, 就好像被刻在每段旋律、每个音符的最深处。

  起初, 研究人员找来很多俄罗斯的音乐作品, 观看中俄互访的演出, 感受异国的音乐文化, 总结出很多作品是快四的节奏形式, 轻快简洁的4拍, 节奏轻快、跳跃, 如同快步舞的舞种一般。对各舞种的风格及节奏展开深入探索, 为教学打下根基。在教学中选择从节奏入手, 一是了解舞蹈的特点。舞蹈节奏就是舞蹈动作在力度的强弱、速度的快慢、能量的增减, 以及幅度的大小、浮沉等方面的对比和变化。舞蹈中的节奏, 是指舞蹈动作进行时所占的时间, 动作的长短、强弱、快慢及相互间的关系, 只有对舞蹈动作有了细致入微的了解和掌握, 节奏才会出来。二是对舞蹈音乐节拍的掌握。节奏, 在音乐理论中被称为旋律的骨架, 是节拍的强弱或长短交替出现而形成一定规律的时间值。音乐的节奏是听觉节奏, 音乐进入舞蹈本体是以节拍为主要标志, 连同旋律、和声、复调等一起参与到舞蹈中来。

  首先将快四节奏与慢四节奏相对比, 慢四优雅大方, 节奏较慢, 如狐步舞;而快四则轻快简洁, 节奏轻快, 如快步舞。对比之后学生更好地感受到音乐的律动, 归纳出俄罗斯作品的音乐特点, 调动了学生探索的积极性, 收集了更多舞种的相关信息, 如华尔兹 (慢三) 温文尔雅3拍, 一重二轻“蹦恰恰”;斗牛模仿斗牛动作2拍, 音乐一般带有西班牙斗牛的明显特色;伦巴哀怨缠4拍, 1拍一个鼓点;桑巴狂欢动感, 4拍或2拍, 1拍一个鼓点 (动作与伦巴相似, 但明快多了) .通过感知俄罗斯音乐风格, 掌握俄罗斯节奏特点, 教师教学中努力提高节奏感, 在准确的节奏指引下, 传递舞蹈的动作美和音乐美。

  霍洛波娃对于俄罗斯音乐节奏的特点有这样的阐述, 20世纪俄罗斯节奏的特点在多种多样的节奏形式中表现出来, 总归为两大类:规律性的小节体系和非规律性的小节体系;各种不同形式的非小节体系。规律性的小节体系主要包括古典的方正性形式、周期性结构形式等, 主要表现在米亚斯斯基等古典作曲家的音乐中。非规律性的小节体系主要包括非方正性形式、混合节拍形式, 自由变化节拍、多节拍、交错节拍、散文式节拍等。

  通过中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 从音乐的构成上来说, 中国音乐是以五声调式为基础的音乐。所谓五声调式, 是由指宫、商、角、徵、羽这五个音组成的调式, 类似于简谱中的1、2、3、5、6, 中国音乐是以单音性音乐为主体的, 在风格上特有自然、舒展、散文式的意境, 也要求节奏上能浑然一体, 融会贯通, 这点与俄罗斯音乐不谋而合。

  在音乐中, 节奏好比骨架, 旋律好比皮囊, 而感情好比灵魂。节奏存在于节拍之中, 节拍也离不开节奏。节拍的变化性可以给乐曲形式增添灵活、鲜明突出的色彩, 使感情起伏, 气息多变, 高调表现上的夸张 (戏剧性, 幽默性) 等特点。俄罗斯音乐的节拍同样多为二拍子、三拍子、还有四拍子, 但在力度的强弱对比上另有出处, 如俄罗斯经典音乐《卡琳卡》《喀秋莎》为先弱后强, 也就是说强拍是在后面出现的。芭蕾舞中四拍子的强拍也通常出现在第四拍, 这也是俄罗斯音乐独具一格的一面。许多俄罗斯音乐作品, 同一个主题音调由开始的沉静、略带忧郁的旋律, 逐渐发展为壮阔、颂歌式具有英雄气质的旋律, 体现出俄罗斯民族既热情奔放又浪漫抒情的双重性格;而开阔宽广、气宇轩昂、热烈奔放, 则突出了俄罗斯民族的豪放性格。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背景, 以及深邃、悠远的历史文化品格, 孕育出独树一帜的俄罗斯音乐风格。

  以上分析比较, 我们看到中俄音乐的形成和发展与其所根植的音乐体系有着明显的对应关系。在中国, 俄罗斯音乐的痕迹也挥之不去, 至今仍存, 无论是作曲风格、演奏技巧, 还是音乐教育体系, 无论在和声、钢琴技术方面, 都明显受到非常典型的俄罗斯音乐的强烈影响。而令几代人难以忘怀的苏俄歌曲, 更是让国人耳熟能详,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伏尔加纤夫曲》《山楂树》《红莓花儿开》《三套车》《喀秋莎》等等, 仍在几代炎黄子孙中传唱。

  《史记·乐书》有云:“故音乐者, 所以动荡血脉, 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音乐是追求美、表现美、传播美的艺术, 美好的心灵永远相通, 美妙的艺术可以跨越国界, 穿越时空, 不可阻挡, 获得永恒。音乐无国界, 怎样能够让学生对音乐要素掌握得更加扎实, 是我们接下来所要继续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齐平, 焦东健, 董茉莉。当代俄罗斯音乐家的访谈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4.
  [2]阿兰诺夫斯基。俄罗斯作曲家与20世纪[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5.
  [3]穆索尔斯基。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2.
  [4]左贞观。俄罗斯音乐家在中国[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17.
  [5]毛宇宽。俄罗斯音乐之魂---柴可夫斯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

 

TAG标签: 俄罗斯  音乐文化  音乐要素  


上一篇:中国和俄罗斯音乐教育的差异性探讨
下一篇:探究中俄两国的音乐教育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