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是由硕士、博士和高校教师组成的专业代写团队所创办的平台。主要为在校本科生、专科生、硕士生、在 职研究生、单位公司人员、留学生等提供各种专业代写毕业论文服务的网站。提供的写作服务包括:代写MBA论文、代写MPA论文、代写EMBA论文、代写硕 士论文、代写本科毕业论文、代写专科毕业论文、代写研究生论文、代写留学生毕业论文、代写英语论文等等。作为八年的品牌,已经为几万名毕业生服务,让他们 顺利通过了毕业论文的考核。本站负责提纲、开题报告、文献综述以及毕业论文的写作,并提供不限次数的修改服务。所代写MBA论文价格、代写MPA论文费 用、代写EMBA论文价钱都是最实惠的,欢迎咨询!
YM,机电教授,YMT,日本千叶博士,教授
海豚,英国留学管理博士学历
LB,经济管理博士英国交流
maomao,经济硕士管理博士
陈先生,湖南计算机博士,7年教育经验。硕士研究生导师。
BJX,上海交大计算机博士,发表40多篇核心学术论文,
电子计算机类博士,3人组合
LLBZY,5人,工程,园林,农业生态中科院博士,参与国家重点项目研究
浙大,管理硕士,英语专业硕士
y,男,法学硕士
中国XX大学,会计硕士,英语硕士,管理硕士
各一名
熊,浙江,管理学博士,经济学硕士,擅长管理,金融、宏观经济、区域经济
英语专业硕士,英语,翻译论文
11,硕士,自由撰稿,编辑,经济、法律、品牌
文,硕士,擅长企业管理,行政管理, MBA论文
兰大的硕士,西哲,社科
刘先生,擅长写作金属材料领域的专业论文
澳大利亚摩尔本皇家理工大学的MASTER
医学主治医师,某医学杂志编辑
剑,38,教育学硕士
某核心医学编辑
某中学杂志编辑
R,管理财会硕士,研究员
武汉工程博士,男,土木,结构,水电道路工程等
土木工程硕士,男,35岁,擅长工科土木工程,房建,园林,市政论文
左先生,武大MBA,擅长经济,管理,商业类论文
陈先生,大学本科副教授,英语专业硕士
陆先生,中科院基础医学研究生
杨先生,27岁, 武汉大学硕士,营销管理专业,武汉社科研究员,中国策划研究院协会会员,管理顾问公司总监。擅长经济管理、市场调查、行业研究报告。服务客户有中国银行,中银保险,香港铜锣湾百货等著名企业。
林先生,28,信息专业硕士,计算机研究室主任,国家高级电子商务培训讲师。
周先生,31,国内著名DVD品牌技术总监,重点高校讲师,期间指导学生获得全国电子大赛二等奖,指导老师二等奖。擅长电子类论文。
某艺术工作室,硕士学历,擅长现代艺术美术理论研究及创作。
刘先生,某著名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某著名医学院博士研究生,专业为妇产科护理,以多产,高速,高质量著称。
kerry,北京某著名大学教师,擅长教育类论文。
时间:2019-09-27
摘要:在台湾现代戏剧教育发展的过程中, 姚一苇积极践行专业化与创新性并重的理念, 以中国艺术文化为根基, 兼顾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 强调启发学生原创意识, 培养剧场艺术专业人才, 建构精英化的培养模式, 提倡开放多元的教学方法, 在台湾戏剧教育领域影响深远。
关键词:姚一苇; 戏剧教育; 专业化; 精英化; 开放性;
姚一苇 (1922-1997) 在戏剧创作、撰写戏剧/艺术理论与批评、筹划"实验剧展"等方面, 做出了出色的成就, 堪称台湾现代剧坛的精神灯塔。戏剧界往往看重他在上述三方面的成就, 却容易忽略他亦是台湾戏剧教育领域的急先锋这一事实。1956年秋, 出任台湾艺术专科学校校长的张隆延, 听说姚一苇懂戏剧, 亲自邀请他去艺专演讲, 对于姚一苇演讲的《幕》, 张隆延甚为满意, 遂聘请其至艺专兼课。作为教师, 姚一苇经常与学生谈到编剧问题, 并于1963年尝试创作了三幕话剧《来自凤凰镇的人》, 同年在台湾大学演出, 姚一苇在后台遇到李曼瑰, 李曼瑰对他勉励有加, 彼时李曼瑰在主持干校戏剧系的系务, 遂邀请姚一苇到干校兼课。不久, 台湾中国文化学院戏剧系成立, 李曼瑰兼任该校艺术研究所戏剧组主任, 邀请姚一苇至戏剧系兼课。1966年, 李曼瑰出国访问, 姚一苇接替了李曼瑰研究所的职务;后与俞大纲、李曼瑰一起工作。"在资讯匮乏、物资拮据的六、七〇年代, 由李曼瑰女士、俞大纲先生和姚一苇先生共同主持的文化学院艺研所戏剧组, 那是台湾剧场教育史上的金刚钻时期。"[1]941982年, 台湾艺术学院 (2001年更名为台北艺术大学) 初创, 院长鲍幼玉特地到台湾银行两顾姚一苇, 力邀他担任教务长兼戏剧系主任, 姚一苇在银行办了退休, 全心投入艺院的建校工作, 并担任成立后之首任戏剧学系主任兼教务长。1992年其虽自艺术学院退休, 仍在戏剧研究所任课, 直至1997年4月去世前, 还在承担教学工作。
自1956年踏入杏坛, 至1997年去世, 姚一苇在台湾四所院校的戏剧系/所工作过, 尤其是参与艺术学院戏剧系的创立 (后在任15年) , 在戏剧教育行业倾注了毕生心血。关于他在戏剧教育领域的贡献和地位, 尚未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本文尝试从其践行的专业化与创新性并重的教育理念、建构精英化的培养模式以及提倡开放多元的教学方法三个方面, 梳理其在戏剧教育领域所做的努力及其对台湾现代剧坛的影响。
一、专业化与创新性并重的教育理念
专业化与创新性是姚一苇特别强调的教育理念, 因为戏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 冶文学、音乐、舞蹈、表演、造型、美术等艺术形态于一炉, 偏重案头剧的文学性或是忽略场上戏的舞台性, 只能算跛着脚走路, 因此, 他特别强调剧场的专业化, 坚持在艺术学院办一个真正的剧场系。他的这一理念在台湾的"教育部"还碰过钉子, 一个官员曾当面斥责他:"哪有什么剧场系?!只有戏剧系!"不善与人争辩的姚一苇并未因此而后退, 而是迎难而上:"好吧, 戏剧系就戏剧系, 反正我们的英文系名是Department of Theatre, 他管不着。可是戏剧系不能空口说白话, 必要真刀真枪地来做。举凡剧场内的一切元素, 包括舞台、灯光、服装、音效、管理等, 都必定要能自己动手, 当然也就需要一定场地、设备和训练。真个是十八般武艺, 缺一不可, 所有这一切都得从无到有。"[2]他强调剧场系培养学生是要来"做"戏的, 看重表演、后台工作 (舞台设计、服装设计) 的课程, 因此, 坚持系内必须有自己的制作工厂, 关注学生的期末大戏, 授课也本着战战兢兢的态度, 每一门课事先都要准备讲稿, 《美的范畴论》《戏剧原理》这两本着作就是在台湾艺专、中国文化大学戏剧系、艺术学院戏剧学系授课的讲稿上, 经过多次增修整理出来的成果。
对于当时谓为"文化沙漠"的台湾 ("解严"之前) , "专业化"的戏剧教育从何处入手?曾在美、日等国交流戏剧和观摩剧场的姚一苇, 决定在踵步欧美戏剧教育观的同时, 结合台湾本土戏剧文化的发展状况, 制定出更适合台湾戏剧发展的教育理念, 以中国艺术文化为根基, 培养剧场艺术专业人才, 强调兼顾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 启发学生原创性, 以寻找中国现代剧场之方向。本着上述教育理念, 他把学生选材和遴选专业化精准的教师视为必要条件。首先, 在选材上, 姚一苇主张戏剧学系要单独招生, 加强本科入学考试的力度, 以观察学生是否适合研读剧场系。他说:"一个演员, 一开腔、一举手投足, 或甚至一亮相, 就已经决定了'祖师爷赏不赏饭吃'.而一个舞台或服装设计也只要灯一亮就知道好不好, 或恰不恰当。绝不容许让你慢慢来咀嚼、来体会。因此, 我认为剧场系的学生应有'别才'和'别趣'."[2]即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禀赋, 颖悟力强, 痴迷于剧场且产生强烈的探索兴趣, 而不是背死书, 或者因为联考成绩不佳, 戏剧专业被迫生成最末志愿, 这样的后果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都感到乏味无趣, 也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1982年7月1日, 戏剧学院举行第一次单独招生考试, 是自实施大学联招以来的第一次。姚一苇说:"此次考试与联招系同日举行。来参加考试的学生, 只有一个志愿, 其结果只有录取或不录取, 与联招的七、八十个志愿相比, 当然要冒极大的风险, 甚至要和他们的家长奋斗。老实说, 我当时担心很少人会来报考, 尤其是一个刚成立的学校, 又无知名度。结果却出我的意料之外, 报考的人数相当踊跃。"[2]前三届是单独招生, 与联招同天;第四届稍加变通, 首次以大学联考成绩算作学科成绩, 与戏剧系举办的术科考试成绩加权平均, 进行招生。
其次, 重视延聘经验丰富的戏剧界人士到艺术学院授课。为了让学生接受正规、专业的训练, 而不是培养"票友", 姚一苇认为教师本身先要专业。他说:"我认为挑选专业的老师最为关键。我们不能只看他/她的学位。有些聪明的孩子, 外文系毕业后, 出国两年, 就拿到一个戏剧方面的硕士。我想一、两年的时间, 还只能摸清环境, 回来马上就教书, 如何能专业得起来?所以我们要考核其实际专业的能力!没有好的老师, 这一切便都是空谈。"[2]为了吸纳剧场一流人才来校执教, 他给当时在伦敦大学任教的马森发去了邀请函, 多次与他通信, 直至马森辞去在伦大的教职来到艺术学院为止。此外, 收到他的邀请函的还有杨人凯、赖声川等人, 他以自己的"理念和热诚, 像一个火车头一样, 把汪其楣、林怀民、马水龙、何怀硕、林惺岳、张继高这一群有才学的朋友, 很平稳地, 在这条路上, 带着往前走"[3]84.就连赖声川回到台湾任教, 也与国立艺术学院草创期姚一苇的求贤若渴有关:"在回国后的几年中, 赖声川给台湾的现代舞台注入新的血液, 他引进了即兴编剧, 带出一股流行风潮, 也成功地开拓了舞台剧人口。"[4]236
在姚一苇的影响下, 言必称"先锋""前卫"的今天, 台北艺术大学戏剧学院在课程设置、选材、延聘教师等方面, 仍然沿用姚一苇提倡的专业化与创新性并重的教育理念。由此, 教师们各展所长, 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因材施教, 学生则得到严格的专业训练;在具备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深切体会舞台艺术的魅力之后, 方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使学生能够优先与国际化舞台艺术接轨。
二、建构精英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严格的选材只是门槛准入的第一步, 而"精英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才是重点, 以台北艺术大学为例,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其一, 姚一苇重视学生的质量而不是数量, 戏剧学院的招生数量不多, 但目标却是培养顶尖人才, 因此, 人才的选拔是重要一环, 而招生考试的量少质优尤为重要, 单考试观就与别科截然不同, 他说:"单独招生报部核准, 剩下的工作乃是设计术科的考试方式和考试的内容。我们将术科考试分成两个部份:术科面试, 测验学生的声音、动作、临场的反应, 和它个人的专长;术科笔试, 测验学生的理解、悟性、想象等方面的能力。几乎可以说不需要准备, 也无从准备。我们所测验的是他平日的素养和天赋, 也就是严沧浪所谓的'别才'和'别趣'."[2]这种注重"别才"和"别趣"的理念, 至今仍被台北艺术大学奉为圭臬。如学士班的招生考试科目包括国文、英文、数学、社会, 同时也包括面试, 借面谈了解学生的人格、性向、潜能。正是秉承着培养优质学生的理念, 台北艺术大学戏剧学院在30年间为台湾的话剧和电影事业培养了众多优秀的人才, 如导演李建常、演员冯翊纲、导演叶子彦、演员吴倩莲等, 还有少量复合型人才, 如编剧/导演王友辉、编剧/演员/导演集于一身的刘亮佐等。自1982年至2008年, 戏剧学院已经有500多位大学毕业生, 硕士毕业生近百余位, 他们分别任职于台湾戏剧界、教育界和文化界, 1990年代即已被视为台湾剧坛的生力军, 其校友先后成立的"果陀剧场""台南人剧团""纸风车剧场"和"相声瓦舍"等大小剧团近20个, 遍布台北、中、南各地。
其二, 台北艺术大学的入学资格是经由大学联考学科和术科成绩综合评定, 姚一苇说:"今天我们的舞台剧, 可以说是来自西方的;当然我们的剧场系的教育体制, 也是西方输入的, 甚至是美国式的 (欧洲的体制还是有些不同) .但是我们有自己的文化传统, 我们有我们自己的戏剧和完全不同的一套表演体系。因此我们要一方面学习西方的剧场专业, 而另一方面又要学习认知我们固有的传统。这样比起西方剧场系的学生来, 负担自必加重。我们知道一个美国剧场系的学生, 四年已是很吃力的;而我们的学生除此之外, 还得加上自己传统的东西, 四年的学制自必应付不了。因此我坚决主张五年制, 让同学多一点喘息的时间。"[2]意在使学生受到扎实的专业基础训练。五年制学制启用了21年, 直至2003年, 为了适应台湾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乃改制为四年。
改制前, 一、二年级着重基础教育, 三、四年级看重专业教育, 五年级则重视毕业制作展演。姚一苇重视综合人文素养的培养:"除了坚持系内得有自己的制作工厂之外, 他对表演课也有他非常'中国'的看法:他首创先河的要求戏剧系学必修'国剧声腔'及'国剧动作'--'我们要做好戏, 主要是中国人的戏。既然是中国人的戏, 当然得从中国剧场内吸收养分。'"[5]136开设课程包括传统戏曲表演课程 (诸如昆曲、傀儡剧及地方戏曲) 、《中国之戏剧及剧场史》《元明戏剧》等课, 希望学生了解中国剧场艺术, 并尝试创新;主修课程还有《导演》《表演专题》《服装设计》《灯光设计》《舞台设计》《设计专题》《舞台技术》《剧本创作》《戏剧批评》等, 强调戏剧表演的专业化特征。此外, 他坚持培养方式的多样性, 开设《西洋戏剧及剧场史》《戏剧家研究》《现代戏剧》《名剧分析》等课程, 引导学生把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写实与写意融合起来, 培养学生的艺术感悟力和敏锐度。在专业课程方面, 充分给予学生学习的自由, 学生可依其专长、兴趣选择导演、表演、设计 (服装、灯光、舞台) 、编剧、理论, 从事一项由指导老师督导完成的毕业制作。戏剧系每年公演四次, 两次是由老师指导的学期制作, 两次为毕业班同学合作的毕业制作, 参与制作的学生参照自己的兴趣及工作能力参加《排演》课甄选, 尔后再依其志愿或必修分配至行政组、服装组、舞台组、灯光组、导演组及设计助理工作。公演既训练学生的剧场专业性, 也是正式与社会各类型观众接触的重要一环。近年来的演出包括赖声川执导的《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过客》《变奏巴哈》《田园生活》《落脚声--古厝中的贝克特》及《海鸥》, 汪其楣执导的《人间孤儿》《大地之子》, 黄建业执导的《专程拜访》, 钟明德、马汀尼执导的《马哈/台北》, 马汀尼执导的《雅各布和他的主人》《亨利四世》, 陈玲玲导演的《碾玉观音》《灰阑记》《犀牛》《彼岸》, 姚海星导演的《申生》, 马森导演的《秃头女高音》等学期制作, 创意为先, 风格独立。
对戏剧教育来说, 基础课程固然重要, 但演出、实践方是验证教学与创作的一块试金石, 只有修满学分、通过毕业制作者, 才能拿到艺术学士学位。因此, 在强调专业基础训练重要性的同时, 姚一苇亦着力建构精英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提倡开放多元的教学方法
姚一苇认为教育并不限定在教室内, 社会也是一所学校, 鼓励学生走出校门, 提倡开放多元的教学方法。他自己更是筚路蓝缕, 不断开拓新的剧场空间。1979年, 担任台湾"中国话剧欣赏演出委员会"主任委员这一行政职务, 为姚一苇号召、培植戏剧人才提供了基础。对于"实验剧展", 姚一苇倾全力筹划工作, 除第三届因妻子范筱兰病重委人代笔外, 其余四届演出的说明书引言均为他亲自捉刀, 从《开出灿烂的戏剧之花--写在第一届实验剧展之前》《大家来实验》到《年轻, 无限的可能!》《扮家家酒又何妨?》, 他以一个剧场前辈的身份, 热情鼓励年轻人敢于创新, 敢于实验, 敢于打破舞台上的一切限制, 挑战既有的成规, 走出一条新路。
首先, 姚一苇看重舞台演出和实践。"姚老师平生最欣慰的事莫过于看到自己的剧本在舞台上演出。"[6]66除了四场京剧《左伯桃》之外, 他的戏剧作品都在舞台上搬演过。他认为, 剧人们是在不断地创作、演出中积极总结经验加以改进的, 1980年9月26日, 姚一苇在《我为什么提倡实验剧--"兰陵剧坊之夜"目前演讲》中给"实验剧场"三个定义:一是年轻人的剧场, 是年轻人凭借着自己的热情与才华进行的大胆实验;二是一个前卫的剧场, 以成功创办"自由剧场"的Andre Antoine案例为例;三是艺术的剧场, 与商业化的戏剧演出相区别。[7]74-76因此为了走进剧场的这群有着更高要求的"精致观众"和"戏剧应是文学中重要的一环"两个原因, 他提倡实验戏剧, 因为戏剧在台湾是"最弱的一环""如何赋戏剧予生命呢?这完全依靠演出, 只有演出, 才有戏剧, 才有作品产生。我必须大力提倡实验剧场, 才可能有文学的戏剧产生"[7]77.于是, 才有《荷珠新配》和《猫的天堂》的编导金士杰、卓明就像Andre Antoine一样, 历尽各种艰难, 将自己的戏剧搬上舞台。
当然, 最重要的, 是他给年轻人指导方向, 认为台湾的剧场艺术应该从两个方面来改革, 一是剧本, 二是演出。在戏剧创作上, 姚一苇首当其冲, 他的《我们一同走走看》就是模仿法式剧的成功之作。他说:"所谓剧本的再创造, 是指剧本的来源可取自现存的材料, 如神话、传说、历史、前人的小说、戏剧, 甚至近人的各类作品, 予以改编。……绝不可照本画符, 而是在于如何地注入自己的思想观念与哲学。戏剧要强调的并非只是故事而已, 故事可能是旧的, 尽人皆知的, 作者如何旧瓶装新酒, 赋予新意义、新生命, 或者予以现代化, 才是最重要的关键。"[8]107-108"第二、是演出的创造性。我们的传统剧场, 习惯于写实性的舞台, 尤其是布景经常力求真实化。我们希望借'实验剧展'的活动, 推动一项观念, 在背景上完全打破写实舞台的空间限制, 演出可以不用真实的布景, 只用简单的、抽象的、象征的, 或者部分象征的舞台装置;以演员的表演为重心, 可以完全自由表现, 也可以采用传统的表演方式 (如平剧的表演方法) , 也可以运用舞蹈的形式, 当然也可以采用默剧的方式。"[8]108-109为此, 他上下奔波, 大力呼吁政府建立一所专演舞台剧的剧场, 对于还处于摸索期的年轻剧人们要多加爱护, 这样, 才有可能推动台湾剧运。在爱护年轻剧人这一点上, 他也颇下了一番苦心, 如王友辉说:"大学毕业后, 在陈玲玲的引荐下, 老师邀请我和同班同学蔡明亮等人所组成的'小坞剧场'参加实验剧展的演出。剧展结束, 有人为文讽刺我们的作品像在扮家家酒, 并直指戏剧应该拔除'莠草'.老师震怒之余, 提笔写文章为我们提出反驳。如果没有老师的鼓励和支持剧场'实验'的决心, 渺小稚嫩、初入社会的我们, 或许空有满腔热情, 却早在恶毒的批评下黯然退出剧场。"[9]134"实验剧展"以学院派为主, 是一种"润物细无声"式的戏剧教育, 催生了大量的学校/民间剧团如方圆剧场、小坞剧场、大观剧场, 培养了大量的戏剧人才, 大力推动了台湾戏剧从写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转型。
其次, 姚一苇注重国内、国际戏剧文化的合作与交流。因时代局限, 姚一苇未曾留学国外, 但参加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 (1971年10月~1972年5月) 的游美经历, 以及延聘"海龟"学者为教师 (如马森、赖声川、汪其楣等) 的勇气, 给台北艺术大学的戏剧学院增添了活力, 这使他意识到若要使台湾戏剧的成长更鲜活、健康, 非注重国内、国际的戏剧合作与交流不可。因此, 当陈颙导演的《红鼻子》, 出现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 (1982) 的舞台上, 身处彼岸的姚一苇, 在《中国时报》上看到青艺将要演出的消息, 撰文描述了当年的复杂心境:"我当时的心情真是一则以喜, 一则以惧。喜的是像这样沉寂多年, 乏人问津的剧本, 竟然获得彼岸人士的欣赏, 予以演出;惧的是, 当时两岸的关系仍然紧张, 生怕有人问我有何感想, 因为说话稍有不慎, 有可能被扣上一顶帽子。"[10]55《红鼻子》的演出, 堪称海峡两岸在隔绝38年后进行戏剧文化交流的破冰之举。
他的这一文化交流理念, 至今仍流淌在台北艺术大学的血液里, 如跟国外着名学府建立合作交流项目, 举办国际学术会议, 进行戏剧巡回演出、工作坊等工作, 推出自己创作的戏剧, 拓展舞台空间;配合九年一贯"艺术与人文"领域的实施, 让戏剧系所毕业生投入、参与中小学的戏剧教育改革;视台湾剧运的需要, 积极引介各种专业的工作坊、戏剧节、研讨会等, 并出版相关的会讯、学术论文 (含硕、博士论文) 和丛书;同时, 拟订妥善的教师进修、研究、讲学计划, 对教学研究创作方面有特殊成就者予以适当的鼓励, 鼓励教师进修、研究或校外讲学。2006年以来, 台北艺术大学的学生参与过《韩国国际学生剧场设计展》 (2006) 、赴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耶鲁大学等进行剧场教学互动与交流 (2008) 、受邀参加"上海首届中国校园戏剧节"演出暨观摩 (2008) 、受邀参加2009亚太地区戏剧院校戏剧博览会暨第5届上海国际小剧场艺术节、与南京大学等相关戏剧艺术院校交流 (2009) 、受邀参加第11届厦门中国戏剧节并与厦门大学进行教学交流 (2009) 等。之所以重视国内/国际学术交流, 既是为了促进学生、教师的发展, 同时也推动整所学校向更完善、更健康的方向前进。
结语
在台湾现代戏剧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姚一苇不仅以出色的戏剧创作为剧坛瞩目, 其开创的"中国现代戏剧"范式, 在台湾戏剧界至今仍有一定的影响, 从汪其楣、陈玲玲、王友辉等人的戏剧作品里, 都可以找得到这一范式的影响, 而且, 他积极筹划的"实验剧展", 为台湾剧场培养了大量的戏剧人才, 更遑论其专业、创新的教育理念, 推动了台北艺术大学戏剧学院的发展。有学者 (董健、马俊山) 认为:"在所有的艺术门类里, 戏剧是离人最近的艺术, 戏剧教育是最便捷、最适当的人文素质教育。"[11]82王友辉在评价姚一苇的戏剧教育之功时说:"艺术学院戏剧系从创立之初, 得天独厚地有着充分的资源, 至今仍是其他院校难望项背的, 如果不是先生的先见之明和努力争取, 恐怕是难以达成的。"[12]80这一评价, 今日看来仍切中肯綮。
参考文献
[1] 陈玲玲。落实的梦幻骑士--记戏剧大师的剧场[M]//风骨暗夜中的掌灯者:姚一苇先生的人生与戏剧。台北:书林出版社, 1998.
[2] 姚一苇, 李强。一个剧场系的诞生[EB/OL].姚一苇学术网。http://yaoyiwei.tnua.edu.tw/edu/index.html.
[3] 鲍幼玉。永远的典范[M]//暗夜中的掌灯者:姚一苇先生的人生与戏剧。台北:书林出版社, 1998.
[4] 李映蔷。戏剧的偶然, 偶然的戏剧[M]//暗夜中的掌灯者:姚一苇先生的人生与戏剧。台北:书林出版社, 1998.
[5] 李立亨。默默耕耘的剧场"唐·吉轲德"--姚一苇的四种身份[M]//暗夜中的掌灯者:姚一苇先生的人生与戏剧。台北:书林出版社, 1998.
[6] 林怀民。怀念姚公[M]//暗夜中的掌灯者:姚一苇先生的人生与戏剧。台北:书林出版社, 1998.
[7] 姚一苇。我为什么提倡实验剧--"兰陵剧坊之夜"目前演讲[M]//兰陵剧坊的初步实验。台北:远流出版公司, 1982.
[8] 姚一苇。大家来实验[G]//戏剧与人生--姚一苇评论集。台北:书林出版社, 1995.
[9] 王友辉。老师, 让我送你一程[M]//暗夜中的掌灯者:姚一苇先生的人生与戏剧。台北:书林出版社, 1998.
[10] 姚一苇。一个《红鼻子》嗅出母亲的讯息-我与青艺的一段缘[M]//戏剧与人生--姚一苇评论集[M].台北:书林出版社, 1995.
[11]臧平。境外戏剧教育现状综述[J].戏剧文学, 2011 (7) .
[12] 王友辉。姚一苇研究综论[M]//姚一苇。台南:台湾文学馆,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