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是由硕士、博士和高校教师组成的专业代写团队所创办的平台。主要为在校本科生、专科生、硕士生、在 职研究生、单位公司人员、留学生等提供各种专业代写毕业论文服务的网站。提供的写作服务包括:代写MBA论文、代写MPA论文、代写EMBA论文、代写硕 士论文、代写本科毕业论文、代写专科毕业论文、代写研究生论文、代写留学生毕业论文、代写英语论文等等。作为八年的品牌,已经为几万名毕业生服务,让他们 顺利通过了毕业论文的考核。本站负责提纲、开题报告、文献综述以及毕业论文的写作,并提供不限次数的修改服务。所代写MBA论文价格、代写MPA论文费 用、代写EMBA论文价钱都是最实惠的,欢迎咨询!
YM,机电教授,YMT,日本千叶博士,教授
海豚,英国留学管理博士学历
LB,经济管理博士英国交流
maomao,经济硕士管理博士
陈先生,湖南计算机博士,7年教育经验。硕士研究生导师。
BJX,上海交大计算机博士,发表40多篇核心学术论文,
电子计算机类博士,3人组合
LLBZY,5人,工程,园林,农业生态中科院博士,参与国家重点项目研究
浙大,管理硕士,英语专业硕士
y,男,法学硕士
中国XX大学,会计硕士,英语硕士,管理硕士
各一名
熊,浙江,管理学博士,经济学硕士,擅长管理,金融、宏观经济、区域经济
英语专业硕士,英语,翻译论文
11,硕士,自由撰稿,编辑,经济、法律、品牌
文,硕士,擅长企业管理,行政管理, MBA论文
兰大的硕士,西哲,社科
刘先生,擅长写作金属材料领域的专业论文
澳大利亚摩尔本皇家理工大学的MASTER
医学主治医师,某医学杂志编辑
剑,38,教育学硕士
某核心医学编辑
某中学杂志编辑
R,管理财会硕士,研究员
武汉工程博士,男,土木,结构,水电道路工程等
土木工程硕士,男,35岁,擅长工科土木工程,房建,园林,市政论文
左先生,武大MBA,擅长经济,管理,商业类论文
陈先生,大学本科副教授,英语专业硕士
陆先生,中科院基础医学研究生
杨先生,27岁, 武汉大学硕士,营销管理专业,武汉社科研究员,中国策划研究院协会会员,管理顾问公司总监。擅长经济管理、市场调查、行业研究报告。服务客户有中国银行,中银保险,香港铜锣湾百货等著名企业。
林先生,28,信息专业硕士,计算机研究室主任,国家高级电子商务培训讲师。
周先生,31,国内著名DVD品牌技术总监,重点高校讲师,期间指导学生获得全国电子大赛二等奖,指导老师二等奖。擅长电子类论文。
某艺术工作室,硕士学历,擅长现代艺术美术理论研究及创作。
刘先生,某著名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某著名医学院博士研究生,专业为妇产科护理,以多产,高速,高质量著称。
kerry,北京某著名大学教师,擅长教育类论文。
时间:2019-09-27
摘要: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微信交往已经深深嵌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 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新形态。而以微信交往为舞台, 以大学生为表演者, 以自我展示为目的的戏剧行为也相伴而生, 成为大学生微信交往的必然现象。通过对大学生戏剧行为的缘起进行梳理, 对其现象进行描述, 对其原因进行探究, 可以引导人们理性对待大学生微信交往中的戏剧行为。
关键词:大学生; 微信交往; 戏剧行为;
微信是以电脑或手机为物质载体, 通过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讯息的即时传递。从其研发至今短短几年, 凭借强大的社交功能, 迅速成为社交媒体的新宠儿。随着微信在社会交往中的广泛运用, 社会交往新形式———微信交往诞生。大学生在微信交往中策略地、技巧地进行自我展示, 弥补了现实交往中的不足。但一些大学生沉醉于微信交往中的戏剧行为, 导致自我认同严重障碍, 行为和心理与现实社会脱节, 对于大学生现实的集体生活与交往产生阻碍。因此, 理性分析大学生微信交往的戏剧行为及其原因, 有利于规范和引导大学生的微信交往活动。
一、大学生微信交往的沉迷
微信交往超越时空的限制、消除陌生的隔阂, 改变了人们交往的场所和方式, 成为当今社会交往的新形式。尤其是对新事物积极探索又乐于实践的大学生, 初次见面用“我加你微信啊”替代了陌生人互相自我介绍的相识程序, 加入微信后通过对方的朋友圈及个人相册迅速地增进了解, 或者通过“摇一摇”、“附近的人”、“漂流瓶”来认识更多的人。平日生活中他们手机一刻不离身, 等车、坐车、走路、吃饭不停地在玩微信, 随时把身边的生活动态直播出去, 甚至上课时、睡觉前也在刷朋友圈。随时打开手机微信的行为已成为大学生的一个生活习惯, 这种微信依赖对大学生产生严重的影响, 如果不用微信聊天他们将度日如年, 无所适从。微信交往使大学生随时随地接收发送信息与朋友沟通, 分享快乐、消解烦闷, 使求学在外的大学生不再孤独。但有的大学生回到家后, 与家人在一起时依然用微信聊天, 疏忽了与家人的沟通交流, 产生了“咫尺天涯”的距离感。微信支付使大学生轻松购物, 微信中的游戏娱乐使大学畅行网络、留恋忘返。如今, 大学生一机在手, 满足了所有的认知、交往、学习、生活、娱乐等需求。因此, 微信交往改变了大学生传统的现实交往模式, 由原来的人人交往模式转向人机交往模式, 微信交往成为当今社会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1]
二、大学生微信交往之戏剧行为
(一) 戏剧行为的缘起
戏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 较早地出现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而戏剧行为作为一种社会学概念被人们所关注, 则是20世纪中期, 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发表了《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阐述了拟剧理论。戈夫曼的拟剧论, 一言以概之, 就是人生如戏。他认为人生就像演戏, 舞台就是现实社会, 演员就是社会中的个体, 剧组就是社会群体, 剧本就是生活中的社会规范, 演员的初始表演遵循剧本, 但在与观众的互动中, 不断修改自己的表演, 以期达到观众的要求。[2]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当家人哈贝马斯提出戏剧行为, 戏剧行为作为社会交往形式之一, 简而言之, 就两个词“遭遇”和“展示”。行为者在社会互动中相互“遭遇”, 在相互“遭遇”中有意识地“展示”自己, 其“展示”的目的在于得到观众的关注和接受。行为者为了达到预期效果, 他会把自己的主观世界进行一定的遮蔽和掩饰, 这就是戏剧行为的策略特征。这一行为中, 行为者即是参与者, 又互为他人的观众。[3]
(二) 大学生微信交往中戏剧行为的表现
大学生微信交往中的互动类型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熟人互动交往, 与亲人、师长、同学、朋友, 进行微信交流信息, 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展示自己的生活片断、感悟反思等进行自我呈现, 这个自我呈现不是单一的形象, 针对不同的观众呈现不同的形象, 在亲人、师长面前可以是“乖孩子”、“好学生”, 在同学、朋友面前可以是“学霸”“损友”等等, 这时大学生是戏剧行为的表演者。为了使自己的表演较为完美, 在微信的自我展示时照片经过美颜修饰、语言经过反复斟酌修改, 这种自我展示占据了大学生较多的时间。大学生不仅是戏剧行为的表演者, 还可以是戏剧行为的热心观众。通过关注朋友圈中的他人信息, 对其呈现在自己面前的信息进行点赞或评论, 与之进行沟通和互动, 这时大学生就是他人戏剧行为的观众。另一种是陌生人互动交往, 通过“摇一摇”“附近的人”“漂流瓶”可以结识陌生人。与陌生人互动可以重新建构一个全新的自我, 这个自我是一个理想的自身形象的呈现, 比如可以是“高富帅”、“白富美”等, 这是大学生对自己理想形象的情感寄托, 还可以是“屌丝”、“矮矬穷”等, 这些理想形象的呈现是大学生以自嘲的方式寻找自我存在感, 可能与现实中的形象完全不同, 是大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理想形象的自导自演。同样, 大学生在这里所接触到的陌生人也是披着戏剧的面纱, 经过演绎的角色。可见, 无论是朋友圈还是陌生人, 大学生的微信交往都出现戏剧行为, 戏剧行为成为大学生微信交往的一种必然现象。
三、对大学生微信交往中戏剧行为的反思
(一) 自我展示是大学生戏剧行为的心理诉求
哈贝马斯认为, 社会交往中行为者为了得到他人的关注和接受, 要进行自我展示, 而自我展示受到客观世界的限制, 因此要达到预期目的, 需要策略性地展示自我。[3]社会交往中自我展示, 不能随心所欲、任意妄为。“自我”不是单一的, 而是有着两面性的, 一个是真实的“我”, 一个是按照社会规范修饰的“我”。社会交往中自我展示, 如果想得到他人的关注和接受, 建立广泛的社交关系, 要在社会规范下, 按照公众的预期进行自我反思和修正, 最后, 在二者中寻求一个平衡点, 既最大限度地表现真实的自我, 又能较大程度满足社会规范和公众的期望。
当今大学生是一个年青的群体, 年龄在18-19岁到22-23岁之间, 他们在父母亲人的宠爱和保护下成长起来的, 乐观积极, 自我表现欲强。在社会交往中力求把自己完美的一面展示在他人面前, 以得到他人的认同、爱与尊重, 进而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但在现实交往中, 因大学生的个体差异, 有的大学生性格外向开朗, 语言表达能力强, 善于与人交流沟通, 自我展示力强;而有的大学生性格内向羞怯, 语言表达能力弱, 不善于与人交流沟通, 自我展示力弱, 所以在社会交往展示中差距较大。自我展示力强的大学生在社会交往中积极自信;自我展示力弱的大学生在社会交往中退却自卑。无论哪种大学生, 自我的完美展示是他们社会交往的内在心理诉求。
微信交往的戏剧行为则使大学生心理诉求得以实现, 当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遇到严重的困扰, 难以进行有效的交往互动, 为了满足社会交往需求, 获得更大的人际支持, 建立更多更好的人际关系, 补偿现实交往关系贫乏时的心理失落。因而, 倾向于借助网络舞台, 在微信交往中策略性地进行自我展示, 对大学生现实交往进行补偿。
(二) 交往补偿是大学生戏剧行为的现实基础
1. 语言补偿。
语言是最重要的人际交往工具。在人际交往中, 人们主要用语言来进行日常交流、组织活动、阐述观点、抒发情感等。现实交往中大学生渴望表达观点, 寻求共识之人。但有的大学生语言表达差, 词不达意;或者语言呆板、语调严肃, 结果语言沟通不利造成“话不投机半句多”的尴尬局面, 大大打击了大学生交往的自信心, 使得一些大学生在交往互动中产生语言畏惧。戏剧行为中, 大学生运用设计修饰后的语言, 来塑造自己的形象, 相当于用戏剧中用台词来演绎自己的舞台角色。这种策略运用语言符号的戏剧行为, 极大地改善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形象, 会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良性发展。
2. 性格补偿。
大学生的个人性格主要体现在现实交往中对自己、对他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性格开朗外向的大学生, 乐于言谈、善于沟通, 在人际交往中容易结交朋友, 建立广泛的朋友圈;内向羞怯的大学生, 拙口寡言, 缺少交流技巧, 在现实交往中表现为社交退缩, 行为抑制、焦虑、孤独。长此以往, 负面情绪得不到排解和舒缓, 必然在现实交往中埋下隐患, 容易导致现实中校园暴力或伤害事件的出现。在微信交往的舞台上, 性格内向羞怯大学生不受面对面交往对象的眼神、表情及动作的影响, 能够放松心情, 克服羞怯心理, 轻松自如地演绎交往角色。[5]这种戏剧行为既是对现实交往的补充, 也是宣泄情绪的途径。
3. 主体性补偿。
人的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 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6]人的主体性发展对社会的进步具有重大意义。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体, 大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的主体性正在由低到高走向成熟。年轻人一般急于表现自己的主体性, 但在表现的过程中受到社会角色、身份地位的制约, 主体性的发挥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在微信交往中, 通过戏剧行为可以自由地发表观点, 尽情地展示才华, 塑造一个正义的维护者、公平的裁判者、睿智的领导者等, 这种戏剧行为既弥补了现实交往中主体意识得不到充分发挥的无奈, 满足了他们平等、自由、张扬的个性需要, 也寄托了大学生对社会的期望。
(三) 网络生活的发展是大学生微信交往的社会舞台
戈夫曼的拟剧论中重点阐述演员 (观众) 、剧情、剧组等要素时, 也着力描述了戏剧的舞台 (表演区域) 。他把舞台分为“前台”和“后台”, “前台”是个体为了维持和遵守社会规范和赢得公众价值认同而进行表演的场所;“后台”是超越社会规范和公众价值认同的束缚、进行自我宣泄和情绪释放的地方。[2]微信交往是现实生活在网络平台上的投射, 因此, 微信交往也可分“前台”和“后台”, 但这种划分是根据微信使用者的状态而言的, “前台”即是微信的“线上”状态, “后台”则是微信的“线下”状态, 网络是二者双向互动的舞台。
当代大学生出生在网络时代, 网络就是他们生活的大舞台。舞台的前台就是网络的“线上”, 后台即是网络的“线下”。当然, “线上”与“线下”不同固定不变的, 而是相对互动的。大学生在线上喜欢用特色符号 (表情、图片等) 来构建自我形象, 面对不同的观众, 呈现的形象也是不同的。尊长面前, 大学生会有意识地斟酌、修饰自我, 面对父母会刻意地扮演一个好孩子的形象, 为减少父母的忧虑;面对老师会小心地扮演一个好学生形象, 为赢利老师的喜爱, 这时的大学生的线上的自我呈现与线下的自我是不一致的[8];同辈面前, 大学生相对是比较放松的, 自我呈现相对比较真实, 少了刻意的、迎合的成份, 线上线下基本一致。但放松心情, 发泄情绪的恶搞、吐槽之类的也会反复思量, 既会达到心情的宣泄, 也会注意自己形象的展示。可见, 大学生线上与线下相互联结, 不断交织, 线上呈现是线下生活的反射, 线下生活是线上呈现的放松。微信交往为二者的纠结、展示提供了舞台。
四、大学生微信交往的规范引导
(一) 提供自我展示平台, 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戏剧行为是大学生微信交往的必然现象, 那么对大学生微信交往中的戏剧行为就应该理性看待。我们应该看到大学生戏剧行为通过策略的自我展示, 弥补了现实交往的不足, 顺利完成了交往活动, 获得了公众的认同, 扩大了社会支持率, 大大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存在感和人际交往的自信心。若使大学生由微信交往回归现实人际交往, 可为大学生提供自我展示平台, 加强大学生的校园文化建设,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和展示个人魅力的平台, 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种活动不仅能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使简单枯燥的学习生活不再单调, 而且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使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多种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 不仅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而且促进大学生的沟通与交流。
(二) 增强大学生自信心, 准确进行自我形象塑造
大学生通过微信交往进行自我形象的反思, 深感社会对大学生群体的整体素质有较高的期望, 这些期望与大学生现实社会角色往往形成一定的差距, 这种差距使大学生产生心理焦虑和社会压力, 为摆脱这种困扰, 大学生选择借助网络不断对自己的理想形象进行调整和修正, 产生微信交往的依赖。若使大学生摆脱虚拟的网络依赖, 需要大学生在社会要求和个人能力之间学会灵活和折衷, 在不妨碍社会和他人的前提下, 独立准确地进行自我定位, 可以更好地张扬个性中积极的方面, 淡化消极个性因素带来的心理困扰, 协调自我形象与社会期望的统一, 完成自我形象的提升与塑造。
(三) 遵守道德准则, 规范网络交往行为
大学生沉醉于微信交往中的角色扮演, 导致自我认同严重障碍, 行为和心理与现实社会脱节, 排斥真实的社交活动, 自我封闭, 不利于大学生现实的集体生活与交往, 容易出现纠纷与矛盾。[9]在角色扮演过程中, 弱化社会道德规范, 淡化是非观念, 使大学生在现实交往中丧失诚信, 缺少担当, 加剧大学生现实交往中的危机。所以, 大学生在享受高科技带来的全新生活方式时, 网络的精彩绝伦、快速便捷的微信交往不能完全地替代现实交往, 不能把微信交往作为逃避现实问题或者消极情绪的工具。因此, 大学生须理性对待微信交往, 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必须遵守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文明交往亦警惕网络陷井, 自觉保护个人权益和维护网络安全, 这是新时代大学生的必备素质。
参考文献
[1]周喜华.大学生“微信控”现象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教育探索, 2016, (03) .
[2][7] (美) 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3][4] (德) 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M].曹卫东,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5]罗青, 周宗奎, 魏华等.羞怯与互联网使用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 2013, (21) .
[6]高芳.主体性范式教育特质及其当代价值[J].求索, 2013,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