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硕博咨询:82274534

 

专本咨询:84468591

 

微信咨询:essaykey

TEL:15012858052(深圳) 

 

信箱: 82274534@qq.com 

 

请以前的客户主动联系QQ和信箱以方便继续为您服务。

 

代写毕业论文网介绍

本网站是由硕士、博士和高校教师组成的专业代写团队所创办的平台。主要为在校本科生、专科生、硕士生、在 职研究生、单位公司人员、留学生等提供各种专业代写毕业论文服务的网站。提供的写作服务包括:代写MBA论文、代写MPA论文、代写EMBA论文、代写硕 士论文、代写本科毕业论文、代写专科毕业论文、代写研究生论文、代写留学生毕业论文、代写英语论文等等。作为八年的品牌,已经为几万名毕业生服务,让他们 顺利通过了毕业论文的考核。本站负责提纲、开题报告、文献综述以及毕业论文的写作,并提供不限次数的修改服务。所代写MBA论文价格、代写MPA论文费 用、代写EMBA论文价钱都是最实惠的,欢迎咨询!

 

最新加入代写论文写手

YM,机电教授,YMT,日本千叶博士,教授
海豚,英国留学管理博士学历
LB,经济管理博士英国交流
maomao,经济硕士管理博士
陈先生,湖南计算机博士,7年教育经验。硕士研究生导师。
BJX,上海交大计算机博士,发表40多篇核心学术论文,
电子计算机类博士,3人组合
LLBZY,5人,工程,园林,农业生态中科院博士,参与国家重点项目研究
浙大,管理硕士,英语专业硕士
y,男,法学硕士
中国XX大学,会计硕士,英语硕士,管理硕士 各一名
熊,浙江,管理学博士,经济学硕士,擅长管理,金融、宏观经济、区域经济
英语专业硕士,英语,翻译论文
11,硕士,自由撰稿,编辑,经济、法律、品牌
文,硕士,擅长企业管理,行政管理, MBA论文
兰大的硕士,西哲,社科
刘先生,擅长写作金属材料领域的专业论文
澳大利亚摩尔本皇家理工大学的MASTER
医学主治医师,某医学杂志编辑
剑,38,教育学硕士
某核心医学编辑
某中学杂志编辑
R,管理财会硕士,研究员
武汉工程博士,男,土木,结构,水电道路工程等
土木工程硕士,男,35岁,擅长工科土木工程,房建,园林,市政论文
左先生,武大MBA,擅长经济,管理,商业类论文
陈先生,大学本科副教授,英语专业硕士
陆先生,中科院基础医学研究生
杨先生,27岁, 武汉大学硕士,营销管理专业,武汉社科研究员,中国策划研究院协会会员,管理顾问公司总监。擅长经济管理、市场调查、行业研究报告。服务客户有中国银行,中银保险,香港铜锣湾百货等著名企业。
林先生,28,信息专业硕士,计算机研究室主任,国家高级电子商务培训讲师。
周先生,31,国内著名DVD品牌技术总监,重点高校讲师,期间指导学生获得全国电子大赛二等奖,指导老师二等奖。擅长电子类论文。
某艺术工作室,硕士学历,擅长现代艺术美术理论研究及创作。
刘先生,某著名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某著名医学院博士研究生,专业为妇产科护理,以多产,高速,高质量著称。
kerry,北京某著名大学教师,擅长教育类论文。

首页 > 代写论文 > 艺术论文 >

万寿祺书法学习经验探究

时间:2019-09-27

  摘要:习书者必先掌握习书方法, 而万寿祺并未师事名家, 却能跳出藩篱, 成就自己, 其学书历程具有特殊的指导意义。通过研究分析, 其主要成因有三个方面:一是, 取法乎上, 博涉多师, 虽是自学古代经典, 但能开阔眼界, 得“多见”之要;二是, 就其形模, 想其神理, 习书当理解字形, 追求“意致”, 做到“泥古而化”;三是, 读书养志, 雅玩养艺, 重视滋养与雅玩, 以问求“大道”滋养“书艺小道”, 又以生活情趣蒙养笔墨精神, 从而实现了对“高雅”与“境界”的追求。万氏给予后世习书者的不只是方法, 更是一种启示。
  
  关键词:万寿祺; 学书历程; 观念; 启示;

  Wan Shouqi Learning Handwriting Experience and His Conceptions on Handwriting

  
  Abstract:One who learns handwriting must learn the writing methods, while Wan Shouqi made him a scholar without learning from other famous teachers, whose learning handwriting experienc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handwriting learners.Through studying, we found that there are three main reasons for his success, such as learning from more famous teachers and copying their handwriting, imitating others' handwriting form and adding his own thought as to form his own style, and reading more books to improve his literature qualities, as to realize his striving for elegance and success.What Wan Shouqi gives us is not only a method to handwriting, but some insights.
  
  Keyword:Wan Shouqi; learning handwriting experience; conception; insight;
  
  中国古代文人因科举制度的直接影响, 自幼皆勤奋书学一科。这是接受书法教育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环节。然而那么多文人逢书写必用毛笔, 却不能都成为书法家。这其中的原因自然与各自兴趣及取法等因素有关。万寿祺, 字年少, 清初遗民, 祖籍江西豫章, 1603年生于江苏徐州。工诗文善书画, 擅长小楷、行草, 癖嗜印章, 着有《隰西草堂集》, 另有《沙门慧寿印谱》一册。万氏一生活跃于明清鼎革前后, 与当时江南名士唱酬砥砺, 倾动一时, 书画艺术学习也在江山易主的时代以及颠沛流离的人生经历中得到领悟。万寿祺曾为陈陛撰写墓表云:“寿亲承先生书法, 以忧子为门下士。”[1]卷12这是目前唯一有足够证据的万氏书法学习师承。 (1) 7-13陈陛, 字损斋, 是万寿祺原配夫人陈氏的叔父, 虽然也善书法, 在书法史上的名气并不大。然而, 万氏又为何能够超越老师呢?理清这其中缘故, 对后世书法学习有指导意义。
 

  
  一、取法乎上, 博涉多师
  
  孙运锦曾在《明孝廉万先生传》中提及了万氏的习书经历:“由王内史入, 后参用颜平原法, 而胎息终在晋人。”[1]卷12足见其取法上溯到了王羲之、颜真卿。南京艺术学院李彤教授曾提出“范式”一概念, 认为备受后世书家推崇的王羲之书风就是“审美标准”.[2]《兰亭序》历代被奉为圭臬, 临习《兰亭》成为无数习书者必修之功课。对于文人兼书法家的万寿祺来说, 用功于《兰亭序》并跋文是很愉快的, 其在《跋颍上兰亭》中云:
  
  颖井中白光起, 得铜罍六石刻, 一刻《黄庭经》、《兰亭叙》, 运腕秀劲, 掉笔即回, 当是褚河南临摹。《定武本》世已无传者, 汉官威仪应属此帖也, 石刻近为颍令推堕水中, 数十年后见此本者, 将比诸定武, 后之君子不徒望洋矣![1]卷2
  
  董其昌云:“大抵悉重《定武》, 今崇《颍上》。”《颍上兰亭》在晚明是较好的版本, 备受世人推崇。从万寿祺题跋可以看出其对《颍上》本的青睐与赞叹。“运腕秀劲, 掉笔即回”的跋文证明万氏认真观察、细细品读了该帖。万寿祺曾为友人书写扇面, 其款曰:“为子午词兄临颍上石刻书法。” (2) 再次证明万氏用功于颍上兰亭。同时可以说明万氏品读研习的不止此本兰亭, 因为颍上石刻, 至少还包括了王羲之《黄庭经》。
  
  除《颖上兰亭》之外, 万寿祺于1648年出游至扬州时, 曾同五千钱易得《五字损本兰亭》, 并对此帖的装潢与流传进行了相当深入的研究, 判定原为内府之物:
  
  崇祯甲申, 有客自宫藏获此本, 游于广陵。余行脚至, 见之, 以五千钱易得。楮纸北墨神采烂然, 内五字损, 为唐天后后搨本无疑。葢天后时, 始铲去五字也。京师破后, 宫藏流落不可数计, 而此本独南来, 当有鬼神, 获之言念□法物, 悲痛系之矣。
  
  此本装潢用宋罗纹牋, 上与左右阔三寸, 下阔二寸, 为内府式, 前后获面题跋尽失之, 当是内府绫锦, 客皆割去以易镪耳。戊子既得此本, 始属云闲包生重装, 用原牋裁割其啐烂者, 缩为中本。[1]卷2
  
  万氏在鼎革之后隐居淮安浦西, 家业散尽, 经济已经是极度困难。1647年, 万寿祺曾让严元复带信, 拜托岳父卖掉斜江上的房产:
  
  严元复盟兄到淮, ……元复又言:“斜江两边港门皆已用木钉住, 从此外船不得入, 可以粗安。”则寿所典之房当有人要矣。乞岳父、大舅约同孺迈襟丈与赵恭老言, 觅人转典, 寄价来淮, 以济燃眉。[1]卷2
  
  这是五千钱易帖的前一年, 但信中说明了是“以济燃眉”, 而砀山田是1649年出售的, 徐州房产至其去世也未曾出售, 因此动用出售房产的资金几乎是不可能的。五千钱的数目, 对于当时的万寿祺来说是很大的。为何在窘迫困境时花费重金购买上等法帖呢?万寿祺在《答吕大》中说自己种菜灌园, 效仿唐寅的“闲来写幅丹青卖, 不使人间作业钱”, 常常鬻书卖画, 以解决生计问题。加上万氏乃江淮名士身份, 书画自有一定的市场。这应该是万氏经济逐渐自足的主要原因。然而易得《五字损本兰亭》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喜好”.万寿祺在《杂说》一文中特别说明了自己这一爱好:
  
  人情多解, 则多好宋武帝与殷仲文论音乐, 以正恐解则好之, 既解而好鲜不从好成癖, 癖则不可挽也。已昔之惩噎废食者谓:书亦不必好欲, 并弃之。予谓不。人生惟此一好终身焉可耳。征南之左癖、元晏之书淫可与慕羶逐臭者同类而共非之哉。[1]卷3
  
  万寿祺在购买法帖上十分舍得投入, 并把书法作为人生中唯一终身可好之事, 可见万氏对书法的热爱与执着。也就是这样深深的爱好与执着的精神, 才能促使其在经济不宽裕的境况下花大价钱购买上等的版本。启功曾指导青年一代:“有钱就买帖, 有兴趣就临帖。”[3]109也是讲对待字帖是需要舍得投入的。
  
  万寿祺的购帖与书法学习并不局限于《兰亭》, 其在《跋家藏楷法》:
  
  家贫不能多蓄法书, 杖头挂百钱走市中, 见粥书者, 择其勒搨完好, 不失古人之意, 时时收买残碑断楮, 日月所积, 得若干纸, 选其良以甲乙之。[1]卷2
  
  虽家贫, 但仍然要购买“法书”.杖头挂百钱, 自然是不能买到上好的法帖, 但万氏在选择上有标准的:“勒搨完好, 不失古人之意。”万寿祺有足够好的鉴赏力, 然而并不是所有法帖都能让他激动不已, 从《跋蒋赤臣米氏兰亭》, 可以看出端倪:
  
  米氏兰亭是据舷狡狯所得, 不审何年缩为小本也。南宋廖莹中辈遂至嵌为枕版神物见辱如此, 吾友赤臣得石刻於阳夏, 井中石质如新, 笔法秀润, 一变肥本习气, 此元章本色也, 颍帖之下, 此刻当吹篪矣。[1]卷2
  
  文中虽有赞誉《米氏兰亭》“笔法秀润, 一变肥本习气”, 却又认为若判定为“颍帖之下”是有“吹篪”成分的。如果说万氏对《米氏兰亭》还有不少定的话, 那么当见到木拓《宋儋帖》, 便完全没有了兴致:
  
  淳化中次世代宋公书在右军前, 其用笔古峭, 洵居钟卫闲, 惜此乃木搨, 未尽清瘦, 异日见真本, 当为寤寐闲事。[1]卷2
  
  指出了“未尽清瘦”, 再次说明万氏具有相当的鉴赏力, 同时对法书版本有一定的选择。每每遇到好的学习法帖, 万氏都喜欢用“望洋”二字称赞, 而后便“欣然命笔”.看到《大观帖》后, 欣然跋文曰:
  
  宋徽宗以御府所藏真迹, 重刻于太青楼, 与淳化帖相为表里, 以赐太子诸五贵臣, 其帖稍长于淳化。……此帖摹搨健举, 精妙如神, 当是高宗未渡江以前者。凝远先生书家董狐, 桐鱼雷剑, 自神气栩合, 以视诸帖, 不徒望洋退舍矣。 (3)
  
  可以看出, 万寿祺看到此帖还是很激动的, “望洋退舍”当然是要在书房之中深入临习一番了。除以上所提到的法帖之外, 万氏至少还对智永《真草千字文》、钟繇《宣示表》等法帖用功临习过, 其小楷代表作品《遁渚唱和集词册墨迹》还有颜真卿楷书风范。
  
  以上分析, 可见万寿祺取法主要在晋唐之间, 并且所学习法法帖种类繁琐, 这是万氏书法学习成功的重要原因。元代书法在赵孟頫强力复归晋唐的学书思想引导下, 出现相当的成就。徐有贞曾有“绝其令学近人书, 目所接皆晋唐书”的学书观念教导祝允明, 在取法上为祝氏不被时人风气所囿扫除了屏障。这一主张, 奠定了祝、文等辈开创吴门书派的思想基础, 同时也给予后世习书者理论指导。吴门书派后期的文氏子孙及徒孙们, 不上寻古法, 以致没落, 最终又被董其昌所构建的“云间书派”躲去了光环。潮起潮落, 想要有大成就者, 取法必须高古。启功曾有书信发表于《人民日报》, 说今人的字因为是墨迹, 学起来容易像, 如果见到实际操作, 就更容易写像, 虽见效快, 但也容易染上习气, 一辈子难以脱掉, 并建议共同学习“古代高手”.书法学习的“取法”是关键的第一步, 选择什么样的法帖, 就意味着可能会有多大的成就。明清书法学习主要是刻帖, 因此, 选购上等的刻帖拓片至关重要。这是万寿祺选帖的标准, 同时也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当代印刷技术的先进, 让众多书法学习者大饱眼福。选帖不再是以刻帖拓本为宗, 而是直接选择“下真迹一等”的高清印刷品, 或者是高仿复制品。梁同书曾高度概括学书成功的三个基本要素:“天分第一, 多见次之, 多写又次之。”[4]712天分已定, 况且只有要成就旷世大家的时候才会拼天分, 世人能有作为的当数“多见”与“多写”.多见, 既包括选择上等法帖的鉴赏力, 又包括博览古今众多法帖的博学力。因此, 无论是万寿祺常挂百钱易法帖, 还是启功的“有钱买帖”的劝告, 都体现了“多见”的意义。
  
  二、就其形模, 想其神理
  
  康有为云:“古人论书, 以势为先, 中郎曰‘九势', 卫恒曰’书势‘, 羲之曰’笔势‘.盖书, 形学也, 有形则有势。”[5]卷5书法在艺术分类中与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一并被划为造型艺术。形, 是书法学习的根基, 也是书家在创作过程中不能完全丢弃的基本元素。古人初学书法, 必先“正手脚”, 也就是以形似为必修课。傅山曾回忆儿时的学书经历, 他说:“吾八九岁即临元常, 不似”.这里反映出童年习书的理想乃是追求“形似”.然而随着心智的成熟、功底的加深, 对书法的理解也会发生重大变化。超越对“形”的束缚, 便是以“神似”而实现对“意致”与“情趣”的追求。万寿祺在《跋家藏楷法》中云:
  
  退院闲窗课诵之暇, 神理所遇, 眼若望洋, 则欣然命笔, 即不能都似, 而意致过之, 是亦闭户师友也。[1]卷2
  
  跋文中“意致过之”, 是点睛之笔, 一语道破了万氏之“不能都似”之“形似”, 不是他最想要追求的, 而具有意趣的“神似”才是其真正的审美追求。这种意趣的追求在《跋书王氏小词册》中亦有体现:
  
  病夜不寐, 篝灯荧荧。笔墨静好, 以意仿智永《千文》, 杂以元常《宣示》书王氏小诗六首, 不能都似。若远江片帆, 得其大趣耳。 (3)
  
  “远江片帆”所体现的是中国画的意象之美, 这里用作表现其书作得“大趣”, 是一种“神似”, 万寿祺的这一审美理解来源于他的绘画学习。万氏曾有意模仿李唐画卷的高古用笔, 绘制了《山水人物图》, 并跋文曰:“此图略师其意, 恐未能得其形似也。”仿某家笔意, 绘制自己胸中的万千意象, 是古代书画家重要的学习形式。此处的“仿”是仿其用笔而用于创作, 并非纯粹摹绘, 也就没有绝对“形似”的必要。其中的“师其意”正是对“神似”的追求, 是书画家的根本目的。素有“归奇顾怪”的归庄讲述了自己临写《兰亭序》的经历, 与万氏习书观念相通:
  
  兰亭真迹, 既厄于重泉……于是取寻常石刻, 就其形模, 想其神理, 自谓颇知大意, 往往纵笔疾书。至于领之加山, 弦之从系, 则从后世字体, 悟与惓不当从心, 快不当作快, 皆据理改正其误, 不依旧本。[6]279
  
  归庄一定也想选择优等石刻, 可是真迹已不得见, 遂认为刻帖几经翻刻, 多有失真, 于是只能选取寻常石刻。在临习时不注重“形似”, 却依据“形模”, 推想其中的“神理”, 待到深知其“大意”时, 再“纵笔疾书”, 是归庄学书习字方法。更有意思的是万寿祺同乡、同学、同年加同道身份一身的阎尔梅在《古帖》一文中也有类似的观点:
  
  古人书论法, 功罪各自知。当得古人意, 变化随所宜。写生在写神, 何苦工眉髭。眉髭无生气, 肉存亦死尸。[7]275
  
  看来阎氏也是强调习书要重视其神理的。不能拘泥于形似, 而是要“得古人意”, 凡此种种, 书法作品才能不同于死尸, 成为有生命的个体, 从而体现人的精神。
  
  关于万寿祺追求神似的书法学习方法, 必须辩证看待。方法是没有对错的, 只看如何使用。通常理解的“临摹”二字, 后世习书者也应当加深理解其具体用法。初学宜摹, 先体会并掌握用笔基本原理、结字基本形态, 对于细节也应斤斤计较;进而宜临, 不必要求点画与字形完全一样, 需要摆脱字形的牵绊, 初步追求神似;然后意临, 重点学习法帖用笔规律, 抓其“机理”, 可适当掺入习书者自己的理解与个性, 完全追求神似;最后背临, 如同背书, 不看帖亦能写出合乎原帖的字来。这一切需要循序而进, 不能急功近利的逾越。[8]173
  
  从书法学习方法来看, 万寿祺的追求神似方法, 属于从临到创阶段。其临书追求“意致”是为创作提供了准备, 而仿智永《千字文》杂钟繇《宣示表》书写王氏小词六首, 实在属于“试创作”阶段, 是有意借用古人笔意的创作, 与其晚年遁入空门后抄录《金刚经》不漏痕迹的创作是有别的。从临到创, 是书法学习重要难关, 很多习书者对照字帖临的很好, 一丢帖, 就不会写了。关于这一问题, 松年有段书论, 可以作为指导:
  
  临模古人之书, 对临不如背临。将名帖时时研读, 读后背临其字, 默想其神, 日久贯通, 往往逼肖。……若终日对临, 固能肖其面目, 但恐一日无帖, 则茫无把握, 反被古人法度所囿, 不能摆脱窠臼, 竟成苦境也。[8]167
  
  松年给予的提示是“背临”, 也就是“背临其字, 默想其神”, 只有如此才能摆脱“恐一日无帖”的窘状。其实背临是必须建立在大量对临基础之上的, 而这个阶段的“对临”务必要求做到不能局限于“形”的把握。朱和羹曾说:“得形似者有尽, 而领神味者无穷。”这是书法练习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也是“学古能化”的需要, 是无数古今书家学习经历的一种总结。
  
  三、读书养志, 雅玩养艺
  
  孔子云:“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古代文人雅士在诗文之外, 常常以雅玩的形式调节自己, 以提高自我精神境界, 可以称得上“师法自然”、“师法生活”.书画家们除对经典法帖勤奋临习、心摹手追之外, 往往还重视“字外功”的修炼, 这可以作为书家学习与创作中一个必不少的补充。文人雅玩, 自宋代已经逐渐盛行, 至明代晚期, 其雅玩方式便是蔚为大观, 成为晚明文人浪漫主义文艺生活的标配方式。陈继儒曾列举二十余种雅玩形式:
  
  凡焚香、试茶、洗砚、鼓琴、校书、候月、听雨、浇花、高卧、勘方、经行、负暄、钓鱼、对画、漱泉、支杖、礼佛、尝酒、晏坐、翻经、看山、临帖、刻竹、喂鹤、右皆一人独享之乐。[9]
  
  实际上, 晚明文人的各种雅玩形式远远不止陈氏列举的这些。万寿祺曾师事陈继儒, 书法上已有受陈氏影响的线索, 然而却在雅玩娱乐等活动形式上表现更为明显。据周亮工的外甥描述, 万寿祺在诗文书画之外对“琴、棋、剑气、百工技艺”, 甚至“女红刺绣”、“革工缝纫”都十分精通。[10]326需知, 在明代晚期文人是极少以“琴、棋、百工技艺”作为谋生手段的。万寿祺早年家有良田、美宅、山庄百顷, 不至于学习这些为了谋生。万寿祺晚年隐居淮安浦西, 虽经济上极度困难, 但在精神上表现出超然的境界。其在《自赞》中云:“久之还南村, 贫甚, 负瓮自给, 操作勤苦或时为人佣书, 弹琴、赋诗以自娱乐。”除“时为人佣书”补给生活外, “弹琴、赋诗”都是雅玩娱乐的形式而已, 更不用说早年精通“女红刺绣”、“革工缝纫”了, 可见万氏之举志在“雅玩”.
  
  如果说清雅之举属于晚明文人之常态的话, 那么万氏之侵饮酒色, 风流倜傥, 也算得上另类了。其追求性情释放的表现在清雅之外, 另有其特殊的意义。周亮工描述了万氏放荡不羁的一面:
  
  沙门慧寿, 予友彭城万年少寿祺也。……好狭斜游。又甚工写丽人, 坐上妓以此索之, 若辄为吮毫。诸妓之有声者, 皆嫟就之, 风流豪迈, 倾动一时, 同辈谢弗及也。[10]325
  
  明清鼎革之前, 万寿祺家有众多歌妓, 虽然此举在当代看来是绝对不被世人接收的。但还若原历史, 却又是常被同辈人赞许的, 不然周亮工不会发出“同辈谢弗也”的感叹。放在晚明时代背景来看, 浪漫主义文学、书画艺术等都走在思想及个性解放大潮下而大放异彩的。书画艺术常常在文人雅士的雅玩中产生而升华。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器, 草书大进。黄庭坚寓居开元寺, 坐见山川而得江山之助;观长年荡桨悟笔法曲折之妙。石涛十分强调“墨非蒙养不灵, 笔非生活不神”.艺术来源于生活, 因此学会以生活为师, 提升生活情趣, 用雅玩的方式滋养艺术, 是提高书画艺术境界的重要方法。
  
  古代文人, 即便是书法家, 也常常把书法作为“小道”, 把经、史及诗文作为志在天下的大学问, 这是儒家思想影响下的核心观念。读书养志, 是文人们最主要的课业。赵之谦在《章安杂说》云:“书家有最高境界, 古今二人耳。三岁稚子, 能见天真, 积学大儒, 必具神秀。”读书娱志, 可以在问道“大学问”的同时, 顺便滋养了“书艺小道”.万寿祺曾将老屋修整, 治成五间房, 作为读书养志之所, 取名为“青泥院”, 作记曰:
  
  彭城, 群山带郭, ……崇祯七年秋, 予既家居, 乃始就宅东旧屋稍葺, 治之为室五。……当春景明, 朱英引秀, 时鸟变节, 清秋佳月, 虫仰露泫, 夜静人起, 四候之中, 动静万状。当清暇之日, 居山川之都, 敷座治书, 以娱志养息, 良可乐也。[1]卷1
  
  “青泥院”春有“朱英引秀”, 秋有“虫仰露泫”, 四季皆有自然动静之美, 十足的清静雅致之所。用万寿祺自己的话说, 其“清暇时日, 以娱志养息, 良可乐也。”
  
  文人重视读书与学养, 并把读书、学养作为评价书法优劣标准之一, 至少在宋代已经蔚然成风。[11]241《宣和书谱》云:“大抵饱学宗儒, 下笔处无一点俗气, 而暗合书法, 兹胸次使之然也。”高二适认为不好好读书, 只能成为写字匠。林散之亦强调“心要沉浸于知识深渊”之中。古今书论中强调读书学养的不胜枚举。万寿祺读书养志, 是符合众多书画家学习观的, 这种学习观具有相当的“普遍性”, 是可以复制的, 在今天的书法教育中仍有其积极的作用。不然, 胸中无半点墨, 何谈其艺术之“高雅”与“境界”?古人优秀的学习经验, 当代应当深入学习并以接收。
  
  结语
  
  书法学习是修炼心性的过程, 从选帖到临习, 再到创作无不体现习书者自身的人文精神。万寿祺的学书历程是个案, 但个案可以提取出共性。取法乎上, 博涉多师, 是万寿祺书法学习的良好基础, 而习古不机械拟古的学习方法, 促使了“学古能化”, 同时又在娱性雅玩中提高了个人的精神境界。从而为追求意趣书风, 跳出藩篱作了充分准备。万寿祺给后世习书者的不只是学习方法, 而是一种启示。
  
  参考文献

  [1]万寿祺。隰西草堂集[M].董士恩辑, 民国三十三年刻本。
  [2]李彤。政治权力与话语霸权--论封建皇权对书法艺术的统摄[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美术与设计版) , 2005, (3) .
  [3]启功。书法心法[M].香港:商务印书馆, 2014.
  [4]崔尔平选编、点校。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3.
  [5]康有为。广艺舟双楫[M].上海:上海广艺书局印行, 民国五年。
  [6]归庄。跋自书兰亭序。归庄集 (卷四)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7]阎尔梅。古帖[A].徐州二遗民集[C].光绪十九年刊。台湾:文海出版社, 1967年影印。
  [8]季伏昆。中国书论辑要[C].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1988.
  [9]陈继儒。太平清话 (卷二) [M].北京:中华书局, 1985.
  [10]周亮工。印人传·书沙门慧寿印谱前[A].黄惇。中国印论类编[C].北京:荣宝斋出版社, 2010.
  [11]崔树强。习书有法[M].北京:中华书局, 2014.

  注释

  1 黄宾虹曾说“ (程遂) 与万年少寿祺师事陈眉公继儒”, 但并未提及具体学习的内容。予向 (黄宾虹) .垢道人佚事[J].中和月刊。1943, 4 (3) .
  2 辑自书画拍卖。
  3 辑自段栻。万年少先生事迹汇辑。

 

TAG标签: 万寿祺  学书历程  


上一篇:平面图形创意的设计原则与技术
下一篇:传承与发展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