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硕博咨询:82274534

 

专本咨询:84468591

 

微信咨询:essaykey

TEL:15012858052(深圳) 

 

信箱: 82274534@qq.com 

 

请以前的客户主动联系QQ和信箱以方便继续为您服务。

 

代写毕业论文网介绍

本网站是由硕士、博士和高校教师组成的专业代写团队所创办的平台。主要为在校本科生、专科生、硕士生、在 职研究生、单位公司人员、留学生等提供各种专业代写毕业论文服务的网站。提供的写作服务包括:代写MBA论文、代写MPA论文、代写EMBA论文、代写硕 士论文、代写本科毕业论文、代写专科毕业论文、代写研究生论文、代写留学生毕业论文、代写英语论文等等。作为八年的品牌,已经为几万名毕业生服务,让他们 顺利通过了毕业论文的考核。本站负责提纲、开题报告、文献综述以及毕业论文的写作,并提供不限次数的修改服务。所代写MBA论文价格、代写MPA论文费 用、代写EMBA论文价钱都是最实惠的,欢迎咨询!

 

最新加入代写论文写手

YM,机电教授,YMT,日本千叶博士,教授
海豚,英国留学管理博士学历
LB,经济管理博士英国交流
maomao,经济硕士管理博士
陈先生,湖南计算机博士,7年教育经验。硕士研究生导师。
BJX,上海交大计算机博士,发表40多篇核心学术论文,
电子计算机类博士,3人组合
LLBZY,5人,工程,园林,农业生态中科院博士,参与国家重点项目研究
浙大,管理硕士,英语专业硕士
y,男,法学硕士
中国XX大学,会计硕士,英语硕士,管理硕士 各一名
熊,浙江,管理学博士,经济学硕士,擅长管理,金融、宏观经济、区域经济
英语专业硕士,英语,翻译论文
11,硕士,自由撰稿,编辑,经济、法律、品牌
文,硕士,擅长企业管理,行政管理, MBA论文
兰大的硕士,西哲,社科
刘先生,擅长写作金属材料领域的专业论文
澳大利亚摩尔本皇家理工大学的MASTER
医学主治医师,某医学杂志编辑
剑,38,教育学硕士
某核心医学编辑
某中学杂志编辑
R,管理财会硕士,研究员
武汉工程博士,男,土木,结构,水电道路工程等
土木工程硕士,男,35岁,擅长工科土木工程,房建,园林,市政论文
左先生,武大MBA,擅长经济,管理,商业类论文
陈先生,大学本科副教授,英语专业硕士
陆先生,中科院基础医学研究生
杨先生,27岁, 武汉大学硕士,营销管理专业,武汉社科研究员,中国策划研究院协会会员,管理顾问公司总监。擅长经济管理、市场调查、行业研究报告。服务客户有中国银行,中银保险,香港铜锣湾百货等著名企业。
林先生,28,信息专业硕士,计算机研究室主任,国家高级电子商务培训讲师。
周先生,31,国内著名DVD品牌技术总监,重点高校讲师,期间指导学生获得全国电子大赛二等奖,指导老师二等奖。擅长电子类论文。
某艺术工作室,硕士学历,擅长现代艺术美术理论研究及创作。
刘先生,某著名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某著名医学院博士研究生,专业为妇产科护理,以多产,高速,高质量著称。
kerry,北京某著名大学教师,擅长教育类论文。

首页 > 代写论文 > 艺术论文 >

安徽群众话剧的兴与衰

时间:2019-09-27



  邵剑真老师今年九十有余高龄,我应该尊称为奶奶,能采访到这位合肥乃至安徽话剧界的老前辈,我深感十分荣幸.按照邵老的话说:她一辈子奉献于"群众话剧".这里所讲的"群众话剧",是指社会上各行业、机关、团体、工厂、学校开展的业余话剧活动.由于邵老从1949年合肥解放到现在,一直在台肥市文化馆从事群众文艺事业工作,因此对合肥市几十年来的群众业余话剧各阶段中的活动情况如数家珍,特别熟悉,掌握了很多资料.以下分三个阶段来阐述.

  一、群众话剧的兴起

  1949年8月到1951年春,是合肥群众话剧活动的兴起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起轴心作用的是合肥市业余话剧团和皖北师范文艺班.合肥市业余话剧团是在市文化馆刘杰馆长和几位中学教师的倡议下,并得到市军管会政委李广涛、宣传部长黎镜平的大力支持,于1949年7月份建立.团长由市委宣传部干事周芜担任.主要成员大都是中学老师,如周景绍(二中校长)、郑震(皖北师范美术教师)、李培仁、彭拜(一中教师)、戴庚昕(三中教师)、邵剑真(二中文娱指导员)等.

  该团于九月上旬首次对外公演剧目是灵柯根据高尔基《底层》一剧改编的《夜店》.当时限于剧场的困难,头三场在市基督教会礼拜堂(仅有三百余人的席位)演出,很少售票,主要是招待机关干部、学校教师.后于11月11日至13日为救灾义演在新民大戏院公开售票演出三天.

  《夜店》是部名着,扮演剧中角色的演员必须在文学、艺术上有一定的素养.从这次演出效果看,这台戏的主要演员基本上是称职的.如李培仁(导演兼饰闻太师)、戴庚昕(饰江湖老大)都受到了广大观众的赞誉.第一"炮"打破了合肥剧坛上沉寂的局面,引起了各阶层人士对开展话剧艺术活动的关注,社会上不少热爱话剧者主动要求参加剧团.演员从初期十五六人扩充到三十余人;剧团成员也随之从学校扩展到机关社会团体.

  为了话剧活动更加活跃起来,他们紧继《夜店》演出之后"趁热打铁",借学校放寒假一个月的短暂时机,赶排了阿英的四幕话剧《李闯王》,1950年春节期间于新民大戏院演出,日夜两场,连续演出十余个满场.这部戏在政治上教育广大干部要加强革命内部团结,维护群众利益,巩固革命政权;艺术上较真实地体现了历史形象,因此得到市委领导的肯定与广大观众的赞赏.据邵老介绍,在当时选定这个剧目时,剧团的同志们信心不大,外界的舆论也认为以一个业余剧团的条件排这样一部庞大、复杂的戏有些"自不量力".

  也许正因为有这种压力,迫使这个剧组的导演、演员、舞美产生了奋发图强的凝聚力.他们不但在一个月内把戏拍完了,还亲自动手把明、清朝代的服装、布景制作出来了.演出的效果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这对一个业余剧团来说,是很不容易的事,但他们完成了.下面将这部戏的主要创作人员记下来:

  《闯王》剧的导演由李培仁担任;主要角色:李闯王由李培仁扮演;李岩由戴庚昕扮演;刘宗敏由夏永国扮演;宋献策由周芜扮演;红娘子由邵剑真扮演;崇祯皇帝由周景绍扮演;牛金星由李明刚扮演.

  1950年夏,时值美帝国主义加紧对新中国政权从军事、经济上进行威胁之际,业余话剧团为了在群众中揭露美帝历史上侵华的罪行,特选排了大型组剧《美帝暴行图》.这个戏由夏永安、李培仁、田荣分幕担任导演工作.于七月间在一高中建国堂连续上演五场.多系学校包场.这个戏的演出,在青年学生中引起了较好的反响.同时期与业余话剧团并肩开拓合肥话剧市场的主力军是皖北师范文艺班(后改称省文艺干部学校)的师生.皖北师范文艺班是以培养各县、市群众文艺骨干、学校文艺师资力量为宗旨的,他们为了配合戏剧艺术教学,同时为了推动社会上的话剧活动,1949年底到1951年,先后排演了大小话剧十余部.如1949年冬在校礼堂上演的郭沫若名着《棠棣之花》(由该校教师阐望导演.主要演员有:龚艺岚饰聂政,石德明饰聂莹,黄宁饰秦王).1950年公演了阳翰笙的《大渡河》(导演阚望.主要角色:石达开由郑震扮演,杨秀清由宋枫扮演,北王由沈庆衍扮演,韩宝英由石德明、万先康扮演).1951年中,他们又连续排了三幕剧《思想问题》以及独幕剧《十六条枪》《钥匙在谁手》《不要当炮灰》等.从上述情况看,邵老把合肥群众话剧兴起的功劳,归于这两支群众性的话剧队伍的努力,是当之无愧的.

  二、群众话剧遍地开花

  1951年至1964年,这期间应当说是群众话剧繁荣昌盛的时期.由于群众文化主管部门的领导对话剧演出的社会效益有了重视,市中心文化馆、区文化馆、市总工会、文化宫等单位都采取了积极开展话剧活动的措施.例如:

  (1)为便利业余演出,市文化馆先后在蔡家大园开辟了露天剧场,淮河路修建了小剧场,市文化宫和区文化馆也都有自己开展活动的小剧场,都能坚持经常演出活动,至少每周有一次演出.

  (2)发挥群文干部的积极性,深入基层,组织、辅导话剧队伍.五十年代期间,邵剑真老师于1951年初在工人夜校组建了"工人业余话剧团",车站区文化馆建立了车站区业余剧团.刘犁老师在西市区筹建文化馆的同时成立了"西市文艺工作队".邵老在负责辅导中市区文艺活动时,徐白虹(画像社的画师)、刘人民(石油站干部)组织了中市区业余剧团.市工人文化宫干部梅峰组建了工人业余话剧团.由于这些演剧团体演出的影响,进入到60年代的群众话剧已遍及各工厂、学校,建立了自己的演出队伍,大约有十五个,加上市、区文化馆和文化宫的五个话剧团队,全市有二十余个业余话剧团队经常活跃在合肥大大小小的舞台上.

  (3)请专业艺术工作者通过讲座、排演形式,对业余导演、演员进行艺术指导,使其逐步提高艺术质量.这个措施得到业余话剧爱好者的拥护,同时也得到专业艺术工作者的热情支持.例如:安徽省话剧团阐望、李培仁、李庸、倪振华、周再生、孟冉、朱起、李淮等着名导演、演员都先后为本市文化馆、文化宫以及工厂、学校的业余话剧活动进行过多次辅导.

  也正由于上述三点措施---确切地说,是党的群众文化工作的政策、方针,推动了这时期的合肥群众话剧的普及与繁荣.从下列各业余团队演出和剧目创作的情况便可了然这时期的盛况:

  (1)合肥市文化馆业余话剧团

  1957年春,市文化馆实验话剧团在露天剧场、工厂演出了古装小剧《界树下》《春归何处》《被遗忘的人》,导演苏承朴、罗序来.

  1962年9月,在群众剧场、长江剧院先后上演四幕五场话剧(826前夜》(导演邵剑真、向前,艺术指导周再生、李淮).

  1962年冬在市文化馆小剧场演出《年青一代》(导演邵剑真).该剧是在市内十余人专业(包括省话在内)、业余剧团同时上演《年青一代》的情况下,文化馆业余剧团竟能售票连续演出四十场客满.这在文艺界引起很大震动.观众的评价,认为演出艺术质量并不比专业的逊色,甚至超出了个别专业剧团的演出.

  1963年5月上演多幕剧《黑奴恨》(导演邵剑真、苏承朴)曾在安大、水利厅俱乐部、工厂、合肥剧场招待演出二十余场.1963年10月间上演了多幕剧《千万不要忘记》(导演郡剑真).

  建团两年中,除了演出上述多幕剧外,还深入工厂、学校演出大量的独幕剧,如:《三月三》《破旧的别墅》《夜闯完达山》《一担咸盐》《我爱的不是你》《关不住的小老虎》《一袋牙膏》《这不是小事》《边寨烽火》《雷锋》《十六条枪》《三月雪》《山菊花》和自己创作剧目《借槐树》《海港人家》等,导演均是邵剑真.

  (2)市工人文化宫话剧团

  在1963年前后于文化宫小剧场先后演出了独幕剧《三月三》《牛头刨床》《把枪给我》《正气歌》(文化宫主任谢慰农亲自改编导演梅峰);多幕剧《千万不要忘记》是特约省话导演阐望导演,演出于铁路工人俱乐部.

  (3)安徽纺织厂文工团话剧队

  1962年到1964年中先后在自己厂部礼堂演出多幕剧《友谊》(特约省话李庸导演)、《千万不要忘记》;独幕剧《群猴》《支农线上》《雷锋》《三月三》《义和团传奇》(组剧中一个).值得一提的,他们结合厂内工人思想、工作、生活现实创作了《一张病假条》(编剧刘维良)、《王杰颂》(集体创作)、《饭单》(集体创作)等.《饭单》被选调参加省文艺会演.

  (4)汽车修理厂文艺团

  曾演出过的话剧有:多幕剧《千万不要忘记》;独幕剧《活捉罗根元》《三月三》.

  (5)矿山机械厂文艺队

  演出过话剧:《夜闯完达山》、《不是梦》、《捉鬼记》(本厂职工胡章壁编剧)、《炼钢炉旁》(厂工会干事范毓贤、胡章壁合作编写,导演李干).

  (6)合肥钢厂文艺队

  演出过话剧《借刀》(导演苏承朴)、《烧煤问题》(特约南京滑稽话剧团顾笑言导演).

  (7)新华印刷厂文艺队

  演出话剧有:50年代本厂职工江世源创作的《张师傅的转变),60年代《一百个放心》,邵剑真创作的小戏《锁》《骗大饼》等.

  (8)农机二厂文艺队

  演出以工厂生活为题材的小话剧《领料》《球衣问题》等.

  (9)江淮化肥厂文艺队

  1964年创作并演出了独幕剧《工装》(编剧鲁家萃).

  (10)百货大楼文艺队

  以商业战线营业员服务态度为题材创作了《就是---他》,并演出了《柜台外》.

  (11)中市区文化馆话剧团

  1962年前后演出的话剧有:《母子会》《柜台》《富有荒年》《群猴》《大闹无清衙》,50年代演出徐白虹编导的《婆媳之间》.最可喜的是同春巷街道文艺组创作并演出的独幕剧《搬家》(由区文化馆干部刘俊豪、何况辅导)生活气息很浓,深受观众喜爱.

  (12)西市区文化馆业余剧团

  50年代演出了大型话剧《冲过去消灭它》;独幕剧《美满姻缘》《模范农家》(辅导干部刘犁).1963年至1964年在区文化馆干部梁海清、乔月霞辅导下演出了《关不住的小老虎》《把枪给我》《海岛姑娘》《擦亮眼睛》《一篮煤球》和集体创作的《春燕展翅》《探亲》等.

  (13)车站区文化馆剧团

  50年代演出独幕剧《枫叶树下》《不要动》《同志你上了当》《桥》(辅导靳毅萍)

  (14)安徽大学、安工学院、二中

  1962年冬都上演过四幕话剧《年青一代》.二中在50年代还演出了三幕话剧《上海屋檐下》(导演陆广波).1963年演出大型话剧《海防线上》及独幕剧《一担咸盐》《一篮鸡蛋》《红岩》片段等(导演吴继剑).

  (15)省文化厅直属单位业余话剧团

  演出多幕剧《千万不要忘记》(导演阚望).

  上面不完全的统计数据都能表明这时期合肥市群众话剧已被推进到一个"繁花似锦"为广大群众所喜爱、所接受的昌盛时期.

  三、群众话剧的兴与衰

  1965年到1967年底,被一时流行的、内容极"左"的诗词表演、对口词、应景戏等所谓的文艺宣传占据了工厂、农村、学校的舞台,群众话剧事业被冲击,冷落了一段时期.直到"文革"后期,在专业剧团(省话)的带头下结合业余演员,调整了队伍,演出了五幕话剧《五洲风雷》,1972年由市文化馆、文化宫(当时合并改称"毛泽东思想宣传站")举办了市业余文艺创作调演.演出话剧有:商业系统的五幕话剧《接班》(职工邢献琪编剧、省话朱起导演);合肥钢厂的四幕七场话剧《出钢钟声》(编剧许太旺、王佑群、周根苗,导演特约省话孟冉);东市区文艺队演出六场话剧《创业者》(诸振坤编剧),搬运公司七场话剧《万里征途》(韩传霖编剧,后为上影厂改为电影拍摄并公开放映),服务公司演出了《平凡岗位》(独幕剧,集体创作郭民熙执笔,省话朱起导演),橡胶轮胎厂演出了《生活激流》(编剧郑相国,导演梅峰);新华印刷厂演出了《重要一课》(编剧杨则光);无线电二厂演出了《721会战》(顾克勤编剧,市文工团陶凡导演);元件五厂、红卫材料厂演出了集体创作的多幕剧《水》.这次会演的特色有:a.所有的剧目都是职工业余作者创作;b.剧目的内容全部是反映工厂、企业内部的人和事.

  1974年夏在合肥市举办的综合文艺节目调演中,市工人文化宫业余话剧队演了三个小戏:《半袋水泥》《同志之间》《万紫千红》(由李淮、黎世恒、候树恒创作并导演).

  1976年全省文艺调演开始,合肥市选拔剧目除《半袋水泥》外,话剧有八一齿轮厂集体创作的《不平静的星期天》(王根柱执笔)、郊区三十岗公社的《争夺》(张国军执笔)、安庆路二小儿童剧《争夺》(左其琼执笔)、警备区8321部队的《三把锤》.

  1972年到1975年,虽然演出、创作不少话剧.艺术质量也不错,但比起"文革"前的普及和在群众中所起的效应相差很远.

  粉碎"四人帮"以后,政治、艺术上的拨乱反正使专业话剧事业又欣欣向荣起来,业余的群众话剧活动也在工厂、学校中活跃起来.首先搬上舞台揭露"四人帮"罪恶行为的多幕剧《枫叶红了的时候》,由安纺工人文艺队演于该厂俱乐部(导演葛茂生、汪利培);合肥锅炉厂文艺队演出于南七里站厂部礼堂,导演胡寅.两个剧组除为本厂职工演出,还招待兄弟单位十余场.

  继而,合肥市文化馆话剧训练班把轰动京、沪的《于无声处》(宗福先编剧,导演邵剑真、李淮,省话剧团倪振华为艺术指导),以不到半个月的时间第一个搬上舞台,时间是1978年11月.先在长江剧院演出9场,后转到安徽科技大学、安医、安纺、合钢俱乐部等处招待演出二十多场.演出轰动了全省,报刊都发了评介文章,《安徽画报》以最大的篇幅刊载了该剧演出的彩色剧照和人物介绍.在这次的演出影响下,省新华印刷厂、合肥锅炉厂也先后排演了《于无声处》.

  前者在郊区礼堂招待演出11场.后者在厂部礼堂为职工和兄弟厂演出10余场.特将当时演员表介绍于后:

  (1)市文化馆话剧训练班《于无声处》

    何是非---李淮;何为---钟驰

    何母---程凌云;欧阳平---陆纯昌、朱学俭

    何芸---王莲;梅林---夕阳、汪萍

    (2)新华印刷厂《于无声处》

    何是非---方历;

    何为---陆绍慧何芸---林佩华;

    何母---李念娥梅林---李梅英;

    欧阳平---杨和平、魏小平

    (3)锅炉厂《于无声处》(导演胡寅)(略)

    1978年10月,市工人文化宫为市总工会第九次代表大会演出独幕剧《工会迎春》(导演雷晓荣、黎恒).

  1979年业余话剧演出也有可喜的收获.市工人文化宫话剧团的大型话剧《报春花》(导演雷晓荣和省艺校朱凤仙老师),先后为职工演出36场,很受观众欢迎,报刊登了评介和剧照.主要演员:吴锡祥、杜平演书记兼厂长,王若渡演副书记,高萍演白洁,秦家风、诸岭演兰兰,项有刚、周爱宝演吴晓峰,张金棵演尤贵,李玲演魏大姐.市文化馆话剧团于三月间为省计划生育工作会议演出三幕九场喜剧《甜蜜的事业》(导演邵剑真、刘佩范、王秀兰)并在合肥剧场售票演出十余场.当年夏天参加全省文艺会演,演出贾梦雷创作的多幕剧《同岁人》.为配合法制宣传,演出了独幕剧《法官与逃犯》《如何处理》《炮兵司令的儿子》等.

  1980年至1982年间,关于业余话剧的辅导工作导向,是以举办培训班和重点发动业余作者创作来推动话剧演出.这时期工人文化宫演出了独幕剧《弄巧成拙》(编剧王之康)、《夜战》、《喜事》、《相亲》、《夕照明》(编剧朱志明),市群众艺术馆话剧队演出了独幕剧《验收》(安纺技校天翔编剧)、《追求》(安大学生刘强编剧)、《人与车》(自行车厂李浩编剧)、《绿色售货亭》(市文工团鲁家萃编剧).淮河路银行办事处创作演出了《挂失前后》;《验收》、《绿色售货亭》二剧参加了1983年5月全省业余文艺会演.市文化宫话剧队在小剧场实验演出六场话剧《真情假意》.

  1983年后,由于改革的深入,职工、学生们的生活、工作节奏加快,电影、电视对话剧艺术的冲击,流行歌舞占据市场,话剧艺术(包括专业剧团的演出)日趋不景气.目前,工厂、学校以及专业团体都很少排演话剧,今后的话剧何处去,特别是业余话剧如何开展,是值得研究和探索的课题.从上个世纪80年代兴起的话剧小品这一门艺术,颇受广大群众喜爱,因它短小精悍,花费的人力、物力少,且舞台效益大.是不是可以从这方面多做些探索、试验呢?可以肯定,小品艺术就是话剧艺术的翻版和延续.

  再次衷心感谢邵剑真老师与其他老一辈话剧艺术爱好者为后人留下的宝贵资料和对话剧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继承、创新"将在新一代戏剧人身上发扬光大.

 

TAG标签:


上一篇:声乐艺术的存在形式及其社会功能
下一篇:少数民族历史阶段中音乐与不同文化的历史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