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是由硕士、博士和高校教师组成的专业代写团队所创办的平台。主要为在校本科生、专科生、硕士生、在 职研究生、单位公司人员、留学生等提供各种专业代写毕业论文服务的网站。提供的写作服务包括:代写MBA论文、代写MPA论文、代写EMBA论文、代写硕 士论文、代写本科毕业论文、代写专科毕业论文、代写研究生论文、代写留学生毕业论文、代写英语论文等等。作为八年的品牌,已经为几万名毕业生服务,让他们 顺利通过了毕业论文的考核。本站负责提纲、开题报告、文献综述以及毕业论文的写作,并提供不限次数的修改服务。所代写MBA论文价格、代写MPA论文费 用、代写EMBA论文价钱都是最实惠的,欢迎咨询!
YM,机电教授,YMT,日本千叶博士,教授
海豚,英国留学管理博士学历
LB,经济管理博士英国交流
maomao,经济硕士管理博士
陈先生,湖南计算机博士,7年教育经验。硕士研究生导师。
BJX,上海交大计算机博士,发表40多篇核心学术论文,
电子计算机类博士,3人组合
LLBZY,5人,工程,园林,农业生态中科院博士,参与国家重点项目研究
浙大,管理硕士,英语专业硕士
y,男,法学硕士
中国XX大学,会计硕士,英语硕士,管理硕士
各一名
熊,浙江,管理学博士,经济学硕士,擅长管理,金融、宏观经济、区域经济
英语专业硕士,英语,翻译论文
11,硕士,自由撰稿,编辑,经济、法律、品牌
文,硕士,擅长企业管理,行政管理, MBA论文
兰大的硕士,西哲,社科
刘先生,擅长写作金属材料领域的专业论文
澳大利亚摩尔本皇家理工大学的MASTER
医学主治医师,某医学杂志编辑
剑,38,教育学硕士
某核心医学编辑
某中学杂志编辑
R,管理财会硕士,研究员
武汉工程博士,男,土木,结构,水电道路工程等
土木工程硕士,男,35岁,擅长工科土木工程,房建,园林,市政论文
左先生,武大MBA,擅长经济,管理,商业类论文
陈先生,大学本科副教授,英语专业硕士
陆先生,中科院基础医学研究生
杨先生,27岁, 武汉大学硕士,营销管理专业,武汉社科研究员,中国策划研究院协会会员,管理顾问公司总监。擅长经济管理、市场调查、行业研究报告。服务客户有中国银行,中银保险,香港铜锣湾百货等著名企业。
林先生,28,信息专业硕士,计算机研究室主任,国家高级电子商务培训讲师。
周先生,31,国内著名DVD品牌技术总监,重点高校讲师,期间指导学生获得全国电子大赛二等奖,指导老师二等奖。擅长电子类论文。
某艺术工作室,硕士学历,擅长现代艺术美术理论研究及创作。
刘先生,某著名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某著名医学院博士研究生,专业为妇产科护理,以多产,高速,高质量著称。
kerry,北京某著名大学教师,擅长教育类论文。
时间:2019-09-27
摘要:希望感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外学者斯奈德提出了希望感的概念及理论模型, 希望疗法就是在此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提高学生希望感的一种疗法, 它对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具有独特的作用。在实施希望疗法时要求学校和家庭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注意培养学生四个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希望; 希望疗法;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使学生拥有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状态。近几十年来兴起的积极心理学研究着重关注个体自身的力量和潜能对改善心理健康状况的作用[1]。斯奈德及其团队针对积极心理品质之一的希望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2], 发现希望感的高低和中学生心理健康有着密切关系。高希望感水平和高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高应对技巧和积极情绪体验等密切相关, 能调节、缓冲生活负性事件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高希望感的人较少遭受抑郁和焦虑, 他们更多地使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3]。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其学习及生活有着重要影响。高希望感的中学生对自我有客观的认识, 有更多的自信面对挫折和挑战[4]。许多研究和实践表明, 希望疗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希望感, 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 促使中学生以成熟的方式应对生活事件。
一、希望的概念及模型
许多人将“希望”看作情感现象, 是当一个人对自己通过努力实现目标的能力感到无望时出现的期盼的心理现象, 而斯奈德等人不是将希望看成只在一个人遭遇困难、绝望时出现的被动的情感体验, 而是体现在个体能动地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他们将希望定义为:一种基于内在的成功感的积极的动机状态, 包括意愿动力和路径, 动力部分是指支持个体向着目标努力的自我信念系统;路径部分是指实现目标的有效路径。斯奈德等人的希望理论模型主要包括三个要素:目标、路径思维和动力思维。路径思维是指目标产生后, 在头脑中产出指向目标进而实现目标的一个或多个计划和方法的思维活动。动力思维不仅推动个体产生目标, 决定路径规划和设计过程, 也推动个体在这一过程中坚持下去。当我们面对一个具体目标时, 需要足够的动力思维驱使我们追求目标。在目标追寻过程中, 路径思维和动力思维之间相互加强, 推动个体追求自己的目标。路径思维和动力思维在机能上相互影响, 不能分割。
二、希望疗法简介
(一) 个体干预
基于希望的概念及理论, 我们将希望疗法定义为通过引导个体建立适当目标、丰富实现目标的路径思维, 增强其实现目标的动力, 从而提高个体的希望感, 减少负性情绪的一种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希望疗法可针对个人, 也可应用于团体。
1. 建立适当目标
选择的一个有意义的、与自身有关的目标, 并且这个目标是可度量的、难度适中。一个清晰的目标能激发个体追求目标的内在力量, 激发产生路径思维的能力。目标的性质和特点会影响希望水平。首先, 只有当目标设立真正符合其兴趣、价值观和利益时, 才能激发他们实现目标的动力。其次, 选择积极地接近目标而不是消极地回避目标。接近性的目标包含了尝试去做某事, 有接近性目标的学生更容易成功。再次, 选择具体、清晰的目标。因为人们很难对过于模糊和抽象的目标的进程进行监控, 也很难从抽象目标中得到积极的正面的反馈。此外, 选择难度适合的目标也很重要, 对个体来说, 中等难度的任务最能激发兴趣和动机。
2. 丰富路径思维
首先, 引导学生将目标分解, 把一个大的、时间跨度较长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的、相互之间有逻辑联系的目标。这些小目标同样是积极正面的、具体的和难度适当的。当实现一个小目标后进行强化, 奖励自己, 感受目标实现后的愉悦与力量, 逐渐增强自信心和动力。其次, 寻找替代方法, 训练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 目标受阻时, 他们能够寻求其他方法、调整目标或寻求他人帮助、学习新的技能等。再次, 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实现目标的过程, 尽量具体、生动地想象自己在目标追求过程中所采取的小步骤和可能遇到的困难, 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让学生感受这个过程中的积极力量。
3. 增强动力思维
增强动力思维的训练课程有:面对失败进行可控的归因 (如方法选择错误等) 、将目标和挫折视为挑战而不是失败、回顾过去的成功、从书籍电影等中看别人如何成功、培养可以与你谈论目标的朋友、寻找你可以效仿的榜样、在追求一个长远目标时奖励自己在子目标上的成功等。这些训练课程主要是为了促使参与者把注意力转向积极的方面, 看到自身的能量, 增强自信心, 从而加强动力思维。
(二) 团体干预
团体干预模式包括几个部分:向学生解释希望理论、让学生听或诉说希望故事、与他人分享追求目标的过程、获取他人对自己追求目标过程的建议等, 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周, 用海报、漫画、故事等描绘和解释希望理论, 叙述高希望感的个体的特征, 并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将成员两两配对成组 (高希望感与低希望感的学生配对) 。讨论结束前要求学生设想一个积极的接近型的目标, 并在接下来的几周努力追求它, 但不要求必须实现。
第二周, 进一步介绍G-power这一概念, G代表目标, P代表路径, O代表障碍, W代表意志力, E代表评估过程, R代表反思与重新尝试。帮助学生记住希望模型的不同步骤。
第三周重复介绍这一概念及内涵, “希望伙伴”相互交流追求目标的过程。
第四周, 学生写下他们关于个人希望的故事, 包括目标的选择和追求过程。
第五周, 学生与团队成员分享自己追求目标的故事, 成员互相间要有积极的反馈和意见。团体希望疗法也会运用到个体干预的技术。
三、希望疗法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中学生处于追求学业及理想的阶段, 是一个幼稚与成熟、冲动与控制、独立性与依赖性交错的时期。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对自我的不正确认识、人际关系的紧张、学业中的挫折, 中学生常常感到迷茫、痛苦和沮丧, 进而产生自卑、孤独、抑郁或愤怒等消极情绪, 若长期得不到疏导, 就会影响其心理健康。而希望疗法不仅对中学生的情感方面有所引导, 提高其自尊和自信;在认知方面, 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多角度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意志等, 充分挖掘中学生自身积极能量。
(一) 希望疗法可降低学生焦虑、抑郁水平
焦虑会阻碍目标的建立和削弱学生前进的动力, 研究表明焦虑进入人的意识层面会受到一个人的路径思维和动力思维的影响[5]。高希望感的个体在面对焦虑时更能保持对目标的追求。拥有高希望感的学生能在学习、生活中战胜恐惧, 降低焦虑, 以幽默、积极的方式去应对阻碍和艰难, 在情绪和认知上能将负性事件转变成可接受的、正常的事件。认知重建、容忍或接受、寻求社会支持等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助于个体生活满意度的提升[6]。当学生面临困境时, 相信自己能够跨过这道坎, 相信未来生活会变得更美好, 以一种更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事件, 对未来也能够满怀憧憬, 更加乐观和自信。
(二) 希望疗法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方式应对压力
希望作为一种心理能量, 能够有效调节压力事件, 是个体预防心理疾病和应对压力的重要心理资源[7]。希望感的提高使学生对自己有积极的评价, 树立一个清晰的目标, 认为自身有能力去解决目标实现过程中的问题;将遇到的困难阻碍看作生活的挑战和锻炼自己的方式。积极迎接生活、学业中的压力事件, 采用积极的方式去应对, 从而内心不会有紧张感, 沉着面对危机。有研究表明高希望感的人会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 还会提高自身的主观幸福感[8]。
(三) 希望疗法能提高学生自尊, 积极进行自我评价
希望疗法使学生从建立较小的子目标开始, 从子目标的实现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功的喜悦感, 进而使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变得更加积极。提高学生的希望感有助于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 许多研究表明, 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自尊存在密切关系, 学业成绩的提高能提高学生自尊, 高自尊的学生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重要的、成功的和有价值的, 对自己有一种积极的评价, 有更多的自信去探究、发现和展示自我, 也提高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四) 希望疗法应用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1. 学校和家庭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这主要强调学校和家庭等外部因素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使学生在班级、家庭中能感受到和谐的氛围, 有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以及“爱”。
首先, 家庭不能对学生施加太大压力, 不能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和期望, 如此, 学生会感到力不从心, 心情处于压抑和紧张的状态, 在多次受挫后产生习得性无助, 失去目标, 失去希望。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树立一个较小的、具体的目标, 让孩子感到这样的目标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 从而获得积极、成功的体验。家长要不断改善自己的教育方式, 与孩子平等交往, 尊重孩子, 与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 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让孩子在遇到困难时愿意向家人倾诉或寻求帮助。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学生积极的情绪、健康的心理十分重要。教师应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温暖的人际关系环境。让学生在团体成员互助中感受爱的温暖, 体会合作的力量和集体的乐趣。教师还应对每个学生抱有期望, 相信学生都是有潜能的, 鼓励学生, 促使他们追求崇高理想, 憧憬美好未来。
2. 注重培养学生四方面的能力
首先, 要注重培养中学生积极的认知方式和归因风格。积极的认知方式主要包括对自我、他人和人际交往的认知方式。我们要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识, 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 体验自身价值感、满足感, 不断在生活中提升自我, 发展和完善自我, 学会豁达从容地面对一切。另外, 还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归因风格, 将学生的归因风格引导为“乐观型解释风格”, 使学生将失败和挫折看成是暂时的、特定性的情景事件, 是由外部原因引起的, 尽量不把失败归因于自身能力, 引发学生思考更多的实现目标的方法, 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提高自信和希望感。
其次,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学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固然会遇到许多挫折。抗挫能力低的学生容易出现退缩或攻击等消极行为, 自信和希望感降低, 最终放弃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抗挫素质是个体保持与环境的良好适应、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9], 因此, 要培养中学生的抗挫能力, 使他们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 并掌握处理挫折的技巧和方法, 让他们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毅力、锻炼意志。
再次, 要注重培养中学生的发散思维,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目的在于丰富学生的路径思维,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能设计出多条实现目标的路径, 防止一条路径失败时停留在原地甚至倒退, 思维局限在一个地方, 钻入某个死角。给学生提供不同的情景, 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 提高学生的分析水平。学生最好能将分析的结果通过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呈现出来, 而不是空想。最后, 还要让学生反思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总结、归纳、提炼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最后, 还应注重培养中学生的人际交往、沟通能力。人际交往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 低希望感的学生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受挫后通常一蹶不振, 不愿再尝试, 也不愿向他人寻求帮助。所以我们引导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 克服羞怯, 主动关心和善待身边的人, 当自己遇到困难时也能主动寻求他人帮助, 向他人倾诉自己的遭遇, 积极地沟通, 接受善意的批评, 获得建议。善于利用他人提供的社会支持, 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我们要鼓励学生在与人交往过程中真诚、宽容、开朗、尊重他人, 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沟通能力, 积极交往, 多参加学校中的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不断完善自身。
参考文献
[1]Seligman, Martin E P, Csikszentmihalyi.Positive psychology:An introduction[J].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55 (1) , 5-14.
[2]张青方, 郑日昌.希望理论:一个新的心理发展视角[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2, 06:430-433.
[3]Snyder, C R.The psychology of hope:You can get there from here[M].New York:Free Press,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