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是由硕士、博士和高校教师组成的专业代写团队所创办的平台。主要为在校本科生、专科生、硕士生、在 职研究生、单位公司人员、留学生等提供各种专业代写毕业论文服务的网站。提供的写作服务包括:代写MBA论文、代写MPA论文、代写EMBA论文、代写硕 士论文、代写本科毕业论文、代写专科毕业论文、代写研究生论文、代写留学生毕业论文、代写英语论文等等。作为八年的品牌,已经为几万名毕业生服务,让他们 顺利通过了毕业论文的考核。本站负责提纲、开题报告、文献综述以及毕业论文的写作,并提供不限次数的修改服务。所代写MBA论文价格、代写MPA论文费 用、代写EMBA论文价钱都是最实惠的,欢迎咨询!
YM,机电教授,YMT,日本千叶博士,教授
海豚,英国留学管理博士学历
LB,经济管理博士英国交流
maomao,经济硕士管理博士
陈先生,湖南计算机博士,7年教育经验。硕士研究生导师。
BJX,上海交大计算机博士,发表40多篇核心学术论文,
电子计算机类博士,3人组合
LLBZY,5人,工程,园林,农业生态中科院博士,参与国家重点项目研究
浙大,管理硕士,英语专业硕士
y,男,法学硕士
中国XX大学,会计硕士,英语硕士,管理硕士
各一名
熊,浙江,管理学博士,经济学硕士,擅长管理,金融、宏观经济、区域经济
英语专业硕士,英语,翻译论文
11,硕士,自由撰稿,编辑,经济、法律、品牌
文,硕士,擅长企业管理,行政管理, MBA论文
兰大的硕士,西哲,社科
刘先生,擅长写作金属材料领域的专业论文
澳大利亚摩尔本皇家理工大学的MASTER
医学主治医师,某医学杂志编辑
剑,38,教育学硕士
某核心医学编辑
某中学杂志编辑
R,管理财会硕士,研究员
武汉工程博士,男,土木,结构,水电道路工程等
土木工程硕士,男,35岁,擅长工科土木工程,房建,园林,市政论文
左先生,武大MBA,擅长经济,管理,商业类论文
陈先生,大学本科副教授,英语专业硕士
陆先生,中科院基础医学研究生
杨先生,27岁, 武汉大学硕士,营销管理专业,武汉社科研究员,中国策划研究院协会会员,管理顾问公司总监。擅长经济管理、市场调查、行业研究报告。服务客户有中国银行,中银保险,香港铜锣湾百货等著名企业。
林先生,28,信息专业硕士,计算机研究室主任,国家高级电子商务培训讲师。
周先生,31,国内著名DVD品牌技术总监,重点高校讲师,期间指导学生获得全国电子大赛二等奖,指导老师二等奖。擅长电子类论文。
某艺术工作室,硕士学历,擅长现代艺术美术理论研究及创作。
刘先生,某著名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某著名医学院博士研究生,专业为妇产科护理,以多产,高速,高质量著称。
kerry,北京某著名大学教师,擅长教育类论文。
时间:2019-09-27
一个地方的知名度, 文学对它的塑造功莫大焉。 虽然日记中的景观描写不比诗文与小说中的广为人知,但日记中的景观描写也有它的优势。周作人说:“日记与尺牍是文学中特别有趣味的东西, 因为比别的文章更鲜明的表现出作者的个性。 ”[1](P12)考察日记中的景观描写倒不是表现了作者的个性, 而是因为它琐碎的趣味:“这种琐碎的描写,是最有趣味的,夹在较长的日记文中,如那沙漠上的绿洲,使人望着生一种快感。简单几个字,又妩媚,又动人,写景物的更如一颗露珠,玲珑剔透。 你读到那里,不由得你不停住目光,向下深深思索。 ”[2](P5-6)我们要是承认日记是文学,而且是有个性的文学,那么,从顾颉刚的《西北考察日记》
来讨论抗战期间文人对 “大西北” 景观的文学书写, 总算是搭题了。 而且,“文学写作与地理学写作两者相互借鉴, 它们都吸收了常用的写作方法并考虑到读者的期望, 各自都采用不同的文体和修辞来提供一个可信的视角。 我们不应该把地理学和文学看成两种不同的知识系统 (一种是虚构的,另一种是真实的),我们应该把它们看作是相同类型的写作,这样就体现出了‘文学写作的世故性与地理学写作的想像力’。 ”[3](P52-53)1937 年 7 月 7 日卢沟桥事变后,半壁江山沦陷。 随着国家机关和文化、教育团体的大批西迁,不少文化人来到西北,于是有“大西北”在文学地理上的发现———景观的奇特,地域的辽阔,文化的深厚,物质的匮乏,民性的坚韧淳朴,这一切都奇特地混杂在一起。 这样, 长期以来被遗忘的大西北,不仅成了抗战的大后方与根据地,而且也成了文学的处女地。 无数的学者、作家、记者、政客,都用他们的生花妙笔, 描写着这块苍老而新奇的土地。 蒋经国 1942 年考察西北后写下了《伟大的西北》,这篇长文既是政治家的政治动员报告,也是文学家的抒情散文。 他说:
几年来抗战的经验告诉了我们, 敌人侵略我们的主要目的并不只是限于东南的土地而是西北的资源。同样的,我们也早已认清了西北才是我们主要的抗战根据地。那里有高山大川,有广袤的平原,有广大的土地,有诚朴可爱的同胞,有茫无边际的浩瀚, 也有沙漠中的绿洲, 有千千万万的羊群,有蕴藏无数量的矿产,有塞上的明月,有晚风中的驼铃,有丰富的文化遗物,有各民族艺术的结晶,那里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绥远以及西藏、蒙古、新疆等省,杂居着汉、满、蒙、回、藏各族的同胞, 他们是那么亲爱, 那么诚挚地生活在一起。[4](P4)一个地方的文学,有赖于作家的创作,而创作的对象总离不开人物生活的地理环境, 对于纯粹的写景抒情作品而言, 景物当然更是主要的对象了。但是久居其地的人,未必就能“发现”他眼前的景物。 于是,一地的人情风景,在文学上是有赖于“他者”的眼睛来观察,需要“他者”的笔触来描写的。就这个意义上来说,秦陇“风景”在现代文学上的发现,有赖于抗战期间来此的众多文人学士,而顾颉刚就是其中的一位。抗战爆发不久, 顾颉刚于 1937 年 9 月 29 日至 1938 年 9 月 9 日(期间两次赴西宁约 20 日)受中英庚款董事会委托,考察甘、青两省教育。
顾颉刚“性好游览”,在甘考察教育期间,他登名山,渡大川,吊古城,搜残碑,足迹遍于河、湟、洮、渭之间,每到一地,必穷其胜而后快,对兰州、临洮、渭源、漳县、岷县、临潭、卓尼、陇西等地的自然景观与名胜古迹多有歌咏。 本文通过分析顾颉刚在甘期间对秦陇地理景观的描写, 一是想说明作家对某些景观的特殊关注与他的潜意识或情感诉求之间的隐蔽关系, 二是要说明作为历史地理学家的顾颉刚, 无论是他对自然景观还是对人文景观中积淀下来的民族共同意识, 都有着深刻的理解。他对大西北的景观描写,意在唤醒抗敌御辱的民族意识。
一、 顾颉刚笔下的秦陇“风景”
1937 年 9 月 30 日, 即他到达兰州的第二天去看黄河铁桥:游黄河铁桥,高丈余,宽两丈余,为此间惟一新式建筑, 清光绪末陕甘总督升允委德商所建,足下黄河滚滚,皮筏去疾如矢,胸中为之开畅。河边多水车,藉风力转动,可以灌高地,城中居民食水皆由水车从城头输进。
10 月 4 日去临洮途中:途中荒凉,增我悲感,得一绝句云:车走黄沙白石间,天低云压马头山。江南河北知何似,凝眉层峦不展颜。1938 年 2 月 17 日,在渭源县游秦长城:秦城起自秦代之临洮,即今岷县,由是东折至渭源,又北东至临洮,又北至皋兰,皆有其遗迹,惟存者已仅耳……至则城虽零断, 其宽处犹可数人联臂以趋,墙上版筑之迹宛然如新。南望漳岷,万山攒聚,高直摩天,于狂风怒号之中更显其岳岳之姿,而我等局蹐危崖者直将不敢张目以望也。
2 月 18 日,在渭源游渭水源、鸟鼠山:当地人士约游鸟鼠山,此为幼年读《禹贡》时所冥想者,今得亲涉其地,甚快。 车至渭水源,不能进,跨驴而行。 途中山壁耸立,人行其间,如穿曲巷。 泉源重重,入冬而冻,犹着瀑形。最上一源曰品字泉,盖三源凑集,有如此字也。 今筑木壁围之。 到导渭村刘家小憩。 回水源及禹王庙,各摄一影。 当地人士请作庙联,因书:“疑问鼠山名,试为答案歧千古;长流渭川水,溯到源头只一盂。”经学家对于“鸟鼠同穴”之名素有一山二山之争,故及之。 闻鸟为土白灵,鼠为鼬,今尚营共同生活,惟已鲜见,则以人烟稠密,又远迁至荒凉之境矣。
3 月 1 日(康乐):饭后与同人循胭脂川行,入林中,席地坐溪边,听黄鸟歌声,休息一小时。康乐多流泉,丛丛灌木,不植自生,春烟荡漾,酷似江南。
3 月 13 日(临洮 ):十三日之晨 ,梦中得一联云:“眼底名山皆属我,江南逐客已无家。 ”醒而诧曰:上一语何其豪迈,下一语何其凄凉,太不类矣!
盖予近日胸中实有此矛盾心理,于驰驱也则喜,于无归也则怆,故发之于梦寐者如此。 夜间步月,离思难禁,得“天中皓月好分君”一语作对,似较称。
5 月 2 日 (漳县 ): 昨日大雨雪 , 今日晴光高照,野中水蒸气因作白云,横遮山岭,麦陇之上轻烟冉冉而飞,更为奇丽,漳水流域沟洫纵横。 树木茂密,土地肥沃,而甘肃有谚曰:“合水无水喝,两当不可当。莫说环县苦,还有陇南漳。”谓此四县为本省最瘠苦之地,何哉?
5 月 10 日(岷县 ):今日在途中 ,忆离临洮时梨花乍放,越两旬矣,而行道所经,以地势渐高,春来愈后,无不乍放者,得句云:“一路梨花次第看”。
告之树民,渠促足成一诗,因续之曰:“此春应不惜花残。新来学得延年术,直上西倾挽岁寒。”西倾为此间诸山之主峰,登其上当尚留得去冬凉气也。
6 月 6 日(卓尼):《禹贡》朱圉山,本说在甘谷县。 前在《石遗室诗话》中见王树枏诗,谓卓尼即《禹贡》朱圉之转音,若猪野之讹为居延;且其地有山殷然四合者,形似朱圉者;否则朱圉反在鸟鼠之下,与《禹贡》导山次序不合。 ……早五时与俱出,至上卓尼,登山。此山自南望之,屹然一峰,诸山围之,色赤,宛若兽在圉中,称以朱圉固甚当。唯此名甚文,而彼时中原文教尚未达此,其名为何人所命殊为难索之谜耳。山上为卓尼藏民之山神,每年阴历五月十五日唪经祭神,十里以内之人皆至。
6 月 7 日(临潭旧城 ):今日途中到处开马兰花,色深紫,群蝶绕之,蹁跹不已,因得一小诗云:“榴红照眼忆乡关,已染胡尘不欲还。 五月寻芳飞乱蝶,马兰紫遍卓尼山。 ”
6 月 15 日(临潭旧城 ):登山观八龙池 ,南望叠布则雪山峥嵘天际,所谓“石门金锁”者有若蟹之张螯欲攫。同人请为诗,因口占两绝云:“八龙山上八龙池,荡漾云光上藻丝。 顾视群峦齐俯首,几留峭顶照湖湄? 雪压南山是叠州, 石门金锁望中收。 白云锁住石门里,添得雪山几个丘?
6 月 18 日(临潭、黑错(合作 )途中 ):二时半到陌务,字一作买吾,今日行五十余里所见惟一之村落也。 ……旋至寺前川畔席地坐,入暮方归。 今日所度为分水岭,自此以往水皆西流入夏河。得一小诗云:解得浮生十日忙,溪山坐对两相忘。 买吾寺下西流水,无尽流连向夕阳。
6 月 19 日(黑错):经马连滩,花发更茂,马蹄所踏皆芬芳也。 此间夏日乃如江南春天, 满山锦绣,无人摘取,有若内地之公园,唯扩而充之至白千里耳,戏成一绝云:“到处有山便有花,蓝红黄紫遍天涯。东方故旧如相问,马上行人不忆家。”告之同人,佥笑谓此诗不可使家人见也。
6 月 22 日(黑错、夏河途中):过隆洼口后,在丛丛灌木之下踏泉而行, 野花怒发, 境至清丽。……与同人到水滨小坐听泉。 夜中到隆洼寺访王僧官,并参观经堂。 九时归,得一绝云:“月黑流泉声更悲,寺前栈道杖行危。 忽然风起香盈路,猜是闲花开满崖。 ”
7 月 14 日(夏河、临夏途中):今日行六十里,一路风物更美,山之峭,水之湍,林之茂,都当入甲等。 水副官导游晒经滩寺,谓是玄奘遗迹;然彼何由至是, 当是番僧取西游演义中神话附会之于此耳。 出,游风洞,七时许还店。 夜中坐炕上听流泉声,杂以雨声,更觉凄怆欲绝。
8 月 2 日(兰州):早与克让同游小西湖,访秦长城,得其一堵。 此间本有一大池,自民国九年地震后已干涸。长林中缀以亭榭小桥,亦有一二分肖明圣湖处, 故当地名流所作联额专就杭州景物下笔;实则金山之下,黄河之岸,其气象豪迈,原不必依傍脂粉西子耳。
8 月 29 日(兰州河口 ):下午一时上筏 ,四时至湟水入黄河处,凡九十里。以暴雨,筏上无盖,急携物避入村民家。 五时三十分霁,又上筏。 六时至青石关。 六时五十分至新城,落宿一小店中。 夜听流水声甚壮历,得一小诗云:青石关前滞客行,长空惟有阵云横。 黄河夜泻千峰雨, 迸作金戈铁马声。
二、在西北看到“江南”
顾颉刚一生两次来甘, 都与战乱环境的逼迫有关。 卢沟桥“七·七”事变后,7 月 21 日日记:“方纪生君至予西皇城根寓所, 云得冀察政务委员会确息,敌人欲捕抗日分子,开出一名单,予以办通俗读物编刊社,宣传民族意识于下层民众,久为日本特务人员所注意,名在前列。”[5](P12)他在《西北考察日记序》中又说:“初意作短期游历耳,乃卢沟桥战事突起, 敌人以通俗读物之宿憾, 欲致予于死地,遂别老父孱妻而长行。 东南既尽陷,予义不当返家,吾父不胜思子之情,含恨入地。 吾妻万里相从,又旋里代我理父丧,病躯不堪其劳,亦撒手嘉陵江上。 听永夜之鹃啼,涕涟涟而不止。 ”[5](P4)以常理推测,凡人对于故乡常见的景物,并不觉得其有观赏的价值,所谓“熟视无睹”也;但置身异地,同样的景物又成了思乡的蛊惑,即是“触景生情”。 顾颉刚游历秦陇大地,多次使用“江南”或描写江南风景的词语(如“曲巷”)来描述所看到的景物,说明此时“江南”在他生活中的缺失。 于是,他将西北偏于柔媚的风景,比拟“江南”,将自己置身于“江南”的风景中,以获得心理上的补偿与慰藉。 历代落魄文人,多有寄情山水,从自然的安闲淡定中领略人生的真谛,乃人之常情。 战乱逼仄,与人的惊慌无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山河的沉稳自处,“溪山坐对两相忘”,是沉默的山水给予人的启示。 作为“江南逐客”,滞留异乡,流连山水,类似“江南”的风景,一方面不断勾起他的乡思,但另一方面, 使他在此地得到安慰———“榴红照眼忆乡关,已染胡尘不欲还。 ”“到处有山便有花,蓝红黄紫遍天涯。 东方故旧如相问,马上行人不忆家。 ”
但他也知道, 即使陇南一代的景物如何近似 “江南”,那只是一种幻觉。 所以,他月夜临泉,卧听风雨,泉声呜咽,风雨凄凄,象征他无法排遣的羁旅之思。 1938 年 6 月 2 日,顾颉刚在临潭过端午,恰遇“六月飞雪”,这一巨大的时令差异,又一次提醒他“江南逐客”的身份。于是,他马上在音乐中寻找一个“江南”的音调,以替代时令反差带给他的心理刺激:“听前院二胡声,其调则南方所习闻者也,佳节逢此,又兴思乡之感。 ”见不到杨柳依依的江南,那就在雨雪霏霏的西北,聆听“江南”。 这即是他所谓“于驰驱也则喜,于无归也则怆”的矛盾心理。
三、“大西北” 地理景观与历史文化认同
顾颉刚在考察日记中所描写的地理景观分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有:黄河、鸟鼠山、渭水源、朱圉、西倾山、马兰花等;人文景观有拉卜楞寺、秦长城、哥舒碑、黄河铁桥、羊皮筏、水车、寺庙等。
山河花木,均属自然景观。但自然景观也有历史,乃因自然作为人类生活之环境,人不得不将其生活中的悲欢离合等感情投射到它的身上, 所谓山河含悲、草木有情,均属此意。 但对作为历史学家的顾颉刚来说,山河草木等自然景观,经过一代代文人学士的妙笔修饰, 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见证了这民族兴衰多难的沧桑历史,积淀着深厚的民族记忆,也塑造了中华民族百折不回的坚韧品性。 顾颉刚于1938 年 7 月 22 日到永靖县积石山 ,探访 《禹贡 》
所记“河源”,见黄河蜿蜒出峡,积石巍峨雄伟。 顾颉刚这次对“河源”的探访,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游览,而是对于民族文化的寻根与祭奠。这在日军侵略的背景下,更能说明他的心理动机。正如陪同游览的王树民所说:“《禹贡》首着‘积石’之名,可征先民足迹所至之远, 观之自激发高度之民族自豪感! ”[6](P283)而顾颉刚游兰州河口所做“黄河夜泻千峰雨,迸作金戈铁马声”诗句,以“金戈铁马”来形容黄河气势之大,让人想到光未然的《黄河吟》、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等。 在日本侵略中国的背景下,这条与民族一样悠久的河,与这个民族一样愤怒地咆哮了。
西倾、朱圉、鸟鼠诸山,在《尚书·禹贡》中就有记载,说明这些山虽非名山,但是它们以悠久的历史,陪伴与呵护了中华先民的成长。正如顾颉刚的感叹与疑问那样,在《尚书》成书的时代,中原文化尚未远播之际,有人能以“朱圉”如此文雅的字眼来命名此山,既让人不可思议,也让人感叹祖先的智慧;同样,通过对“鸟鼠山”命名由来的考察,让我们知道了这山的悠久历史。
与自然景观相比, 人文景观因其凝聚了人的劳动与智慧,更是一个民族永不磨灭的标记。顾颉刚对此有深刻的理解:“……先民之遗产。 或建筑之伟,或雕刻之细,或日用器皿之制造,或文字图画之记录,莫不使我侪见之惊心动魄,叹祖宗贻我之厚如此。 ”[7](P29)顾颉刚在夏河游览了拉卜楞寺, 不仅在日记中有周详的记载,后来又在《拉卜楞一瞥》一文中这样盛赞它:“拉卜楞寺则在一个盆地上, 四面是山, 中间很匀称的分布着金瓦和琉璃瓦的高伟建筑,土人称这形势为‘金盆养鱼’,好像各色金鱼浮在一个盆里似的,非常好看……金光灿烂,比了北平的皇宫的还要庄严美丽。 ”[7](P63)顾颉刚在甘肃渭源县和兰州市两地见到了秦长城遗址, 当他看到在这荒野之中横亘了几千年的城墙上“版筑之迹宛然如新”,这时,他与建造这一人类奇迹工程而死去的祖先, 是如何地接近。
“南望漳岷,万山攒聚,高直摩天,于狂风怒号之中更显其岳岳之姿。 ”这山峦,仿佛是驻守长城一线的士兵,以凛然不可侵犯的雄姿,守卫边疆。 长城在这里已不是一个历史遗迹,而是抗敌御辱的“战士”。 正如闻一多在《长城下之哀歌》一诗中所写,长城是五千年文化的纪念碑, 是伟大的民族的伟大标志,又是旧中华的墓碑,守着那九曲的黄河。大西北人文景观的独特之处, 还在于多民族的人口地理构成。 顾颉刚作为边疆史地研究的专家,除了对各民族的信仰、风俗、民性等留意观察外,更是在抗战的背景下,从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出发, 对解决甘肃乃至西北的民族问题提出他的看法。一方面,他对一些地方民族之间的团结和睦深感欣慰,同时,他对因历史原因、宗教信仰的不同而造成的民族冲突与隔阂,深感忧虑。1938 年 3月 1 日, 他给行政院中英庚款董事会总干事杭立武汇报工作时说:“康乐为回、汉杂居之邑,回居十之六,汉居十之四。 年来回教人士颇有觉悟,自办学校,颂习汉文,并有将《可兰经》译成汉文,将来即念汉文经典之拟议,回、汉间感情亦甚融洽,地方公务均达到合作之地步,前途甚可乐观。 ”[8](P79)“刚未到藏地时总以为藏民尚保持野蛮之习惯,未受文化之陶冶。 及亲涉其地, 见其平民彬彬有礼貌,无赤贫之家,其寺院则精美弘伟,逾于皇宫,其喇嘛则埋头治学,献其全生命于经典,为之瞿然以惊,皇然以惭。藏民性情宽大,易于接受外来文化,唯以汉人与之往来太少……一时不易接受现代教育。 ”[8]6 月 29 日日记又说:“盖甘肃居民有汉、 回、藏、蒙四族,除蒙族以人数不多,且以崇信喇嘛教故已同化于藏族之外,汉、回、藏三方势均力敌,种族宗教既殊,加以交通不便,不明外间情形,不知天地之大,心思恒多窄隘,遂致日以寻仇为事。”他认为解决西北民族问题的办法, 是针对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现实问题, 发展教育, 尤其是社会教育,使之具有国家观念、团结意识:“西北今日有无数人得不着受教育之机会,若任其自然,则以彼勇悍之风,偏狭之性,实足增加国家民族之危险性,结果亦非彼中领导人物自身之利益……本会工作倘能向此目标而奔赴,汉、回、藏三方自能以教育相同而达思想相同,因思想相同而情感互通,因情感互通而团结为一体, 如是则教育之功用圆满达到国家固享无穷之利, 而本会补助之经费得千万百倍之效果矣。 ”
顾颉刚在抗战期间对“秦陇”景观的描写,从个人潜意识的角度来说, 是他在对这些类似故乡———“江南”的风景描写中,寻得了心理上的安慰,以减轻他背井离乡的痛苦;而从唤醒民族意识的角度来说, 顾颉刚以他中国历史地理学专家的身份, 深知地理景观在民族认同中的意义———地理景观也是想像“民族共同体”的一种媒介。“很显然,我们不能把地理景观仅仅看做物质地貌,而应该把它当作可解读的‘文本’,它们能告诉居民及读者有关某个民族的故事, 他们的观念信仰和民族特征。 ”[3](P37)正如在文章开头所引闻一多《我是中国人》的诗句所说,“戈壁”的沉默已经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气质,“黄河” 的颜色也浸透到炎黄子孙的肤色中去了。在此,地理景观已经和整个民族完美地融合为一体了。
参 考 文 献
[1] 周作人.日记与尺牍[A].雨天的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2] 阿英.论日记文学[A].阿英全集:附卷 [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3] [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M].杨淑华,等 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 蒋经国.伟大的西北行[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
[5] 顾颉刚.甘青闻见记·西北考察日记[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
[6] 王树民.甘青闻见记·陇游日记[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
[7] 顾颉刚.人间山河[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8] 顾颉刚.顾颉刚书信集:卷三[M].北京:中华书局,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