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硕博咨询:82274534

 

专本咨询:84468591

 

微信咨询:essaykey

TEL:15012858052(深圳) 

 

信箱: 82274534@qq.com 

 

请以前的客户主动联系QQ和信箱以方便继续为您服务。

 

代写毕业论文网介绍

本网站是由硕士、博士和高校教师组成的专业代写团队所创办的平台。主要为在校本科生、专科生、硕士生、在 职研究生、单位公司人员、留学生等提供各种专业代写毕业论文服务的网站。提供的写作服务包括:代写MBA论文、代写MPA论文、代写EMBA论文、代写硕 士论文、代写本科毕业论文、代写专科毕业论文、代写研究生论文、代写留学生毕业论文、代写英语论文等等。作为八年的品牌,已经为几万名毕业生服务,让他们 顺利通过了毕业论文的考核。本站负责提纲、开题报告、文献综述以及毕业论文的写作,并提供不限次数的修改服务。所代写MBA论文价格、代写MPA论文费 用、代写EMBA论文价钱都是最实惠的,欢迎咨询!

 

最新加入代写论文写手

YM,机电教授,YMT,日本千叶博士,教授
海豚,英国留学管理博士学历
LB,经济管理博士英国交流
maomao,经济硕士管理博士
陈先生,湖南计算机博士,7年教育经验。硕士研究生导师。
BJX,上海交大计算机博士,发表40多篇核心学术论文,
电子计算机类博士,3人组合
LLBZY,5人,工程,园林,农业生态中科院博士,参与国家重点项目研究
浙大,管理硕士,英语专业硕士
y,男,法学硕士
中国XX大学,会计硕士,英语硕士,管理硕士 各一名
熊,浙江,管理学博士,经济学硕士,擅长管理,金融、宏观经济、区域经济
英语专业硕士,英语,翻译论文
11,硕士,自由撰稿,编辑,经济、法律、品牌
文,硕士,擅长企业管理,行政管理, MBA论文
兰大的硕士,西哲,社科
刘先生,擅长写作金属材料领域的专业论文
澳大利亚摩尔本皇家理工大学的MASTER
医学主治医师,某医学杂志编辑
剑,38,教育学硕士
某核心医学编辑
某中学杂志编辑
R,管理财会硕士,研究员
武汉工程博士,男,土木,结构,水电道路工程等
土木工程硕士,男,35岁,擅长工科土木工程,房建,园林,市政论文
左先生,武大MBA,擅长经济,管理,商业类论文
陈先生,大学本科副教授,英语专业硕士
陆先生,中科院基础医学研究生
杨先生,27岁, 武汉大学硕士,营销管理专业,武汉社科研究员,中国策划研究院协会会员,管理顾问公司总监。擅长经济管理、市场调查、行业研究报告。服务客户有中国银行,中银保险,香港铜锣湾百货等著名企业。
林先生,28,信息专业硕士,计算机研究室主任,国家高级电子商务培训讲师。
周先生,31,国内著名DVD品牌技术总监,重点高校讲师,期间指导学生获得全国电子大赛二等奖,指导老师二等奖。擅长电子类论文。
某艺术工作室,硕士学历,擅长现代艺术美术理论研究及创作。
刘先生,某著名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某著名医学院博士研究生,专业为妇产科护理,以多产,高速,高质量著称。
kerry,北京某著名大学教师,擅长教育类论文。

首页 > 代写论文 > 文科论文 >

文学教育视角下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反思

时间:2019-10-17

  摘   要: 关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 学术界讨论已经很多, 批评比较多, 现象描述比较多, 道德评判比较多。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确不尽人意, 表现为形态落后、观念陈旧、理论缺乏创新等, 这可以说是共识。过去的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主要是从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与文学史之间的关系的角度进行的, 这种反思当然也是非常有益的, 也有很多收获。但本文尝试从文学教育的角度反思中国当代文学批评, 也提倡从教育的角度建设和提升中国当代文学批评。

  关键词:  文学教育,审视,中国当代文学

文学教育视角下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反思

  在韦勒克、沃伦那本着名的《文艺理论》中, 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者是并列关系, 并且构成了整个文学研究完整的三个方面。按照这种划分, 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文学史应该是同等重要的, 但在现行的大学文学教育体制中, 文学批评根本就不能和文学史、文学理论相提并论, 不管是教育课程设置上还是学术研究上。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中, 属于中文专业的“文学”二级学科共有“文学理论”“文艺美学”“文学批评”“比较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近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 (包括当代文学) “中国各体文学” (包括中国诗歌文学;中国戏剧文学;中国小说文学;中国散文文学;中国各体文学其他学科) “中国民间文学”“中国儿童文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蒙古族文学;藏族文学;维吾尔族文学;哈萨克族文学;朝鲜族文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其他学科) “世界文学史” (包括古代世界文学史、中世纪世界文学史、近代世界文学史、现代世界文学史[包括当代世界文学史]、世界文学史其他学科) 等十二个学科 (1) , 但这只是理论上的“分类”, 事实上, 在现行的中国文学教育体制中, 并没有“中国各体文学”这个二级学科之名, “比较文学”“中国民间文学”“中国儿童文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等也是有名无实, 中国文学的主体课程实际上只有“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 (2) 和“文学理论”, 选修课也主要是围绕这四门课开设的, 只有极少数学校开设诸如“中国近代文学”、“文学批评”“文艺美学”“民间文学”“儿童文学”“少数民族文学”等课程。由此可见, “文学批评”在当今中国大学实际文学教育中根本就没有地位。

  而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2012年) 》“中国语言文学类”下“中国语言文学”的文学“核心课程”有:“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 (3) , 根本就没有“文学批评”。国务院代写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审议制定的《代写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 (2011年) 》,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中属于文学的二级学科共四门半, “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四门,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算半门, 另涉及“中国古典文献学” (4) 。这也是理论上的, 事实上, 一般大学中文系都不开设“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这门课, 只有在民族院校, 它才是主课。“中国古典文献学”虽然在学术研究上并不冷门, 但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面却是非常偏僻的。中文专业作为大学教学科研实体, 下设二级学科, 一般大学中文系在文学方面主要是四个实体学科, “文艺学”学科、“中国古代文学”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 不论是本科生教育还是研究生教育, 都主要是以文学史为主, 其次是文学理论, 根本就没有“文学批评”的位置。

  所以, 文学批评在当今中国文学领域没有地位, 远不能与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相比, 相对落后, 这与中国当今大学文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和背后的教育理念有深层的关系。大学文学教育以文学史、文学理论为主体, 培养出大量的熟悉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的本科生、硕士、博士, 这些人中很多又成为专家学者, 进而从事文学理论和文学史研究, 这又反过来加强文学理论和文学史在文学教育中的地位, 也强化文学理论和文学史的教育, 这可以说是“良性循环”, 当然也可以说是“恶性循环”, 因为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的强化必然会削弱文学批评, 这种削弱不仅只是格局和构成上的, 更重要的是文学研究的模式和精神上的, 文学批评的削弱实际上是文学判断力的削弱。

  我们可以看到, 当今的大学文学教育主要是通过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的方式来完成的, 文学理论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文学基本问题的抽象观念和看法, 培养学生的文学理论思维能力, 在知识和专业的层面上使学生掌握言说文学的话语方式, 包括大量的术语、概念、范畴和言说方式, 比如形象、结构、风格、典型、叙事、解构、文体等, 它的作用是使中文系出来的学生在谈论文学时不再是日常经验式的、日常情感式的, 不再是生活层面的, 而是“专业”的。文学史也不是一种模式的, 有的强调历史事实叙述, 有的强调学术研究, 还有的重视审美教育, 但总体上, 文学史主要以传授文学知识为主, 主要是对历史上的文学现象特别是经典或者优秀的作家作品进行介绍, 介绍和叙述具有主观性, 具有文学史家的文学观念, 因而具有一定的批评性。但文学史中的文学批评不是文学固有的, 而是附属性的, 由此可见中国大学文学教育的本质和模式主要是知识型的, 而不是能力型的, 不是审美能力教育, 也即不是培养学生对文学的感悟和体验以及写作能力, 而是文学专业知识教育。

  中国大学的文学审美教育主要是通过文学史来完成的。文学史当然要讲清楚为什么有些作品会在当时发生很大的影响, 有些作品会成为经典, 当然要讲清楚经典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也即文学史实际上具有评价性, 这种评价会从正面告诉学生什么样的文学作品是优秀的以及为什么优秀, 但文学史主要还是客观地叙述文学的发展史, 也即文学史知识。在这一意义上, 当今中国大学中文系所培养的学生, 不管是本科生, 还是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都可以说是文学知识型的,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不读文学作品, 可以对文学的艺术性、审美价值毫无感觉, 但却不影响他们是合格的甚至优秀的毕业生。这样培养出来的学者也是专业知识型的, 而不是文学审美型的, 他们同样可以不读文学作品, 同样可以对文学的艺术性毫无感觉, 但却不妨碍他们成为合格的学者甚至优秀的学者。

  当今中国大学的文学专业教育可以说是远离文学的, 不仅远离文学创作, 而且远离文学批评, 不仅不能培养出作家, 而且也培养不出批评家。中国大学中文课程设置其实是沿袭清末“大学堂”以及民国大学体制而来 (5) , 始终强调学术性, 强调文学研究, 而不是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20世纪90年代以来, 大学文学教育与创作和评论的脱节状况有所改善, 有一些大学设立创意写作专业, 一些知名作家也走进大学校园, 还有一些“驻校作家”, 但总体格局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从学术的角度来说, 大学教授研究文学问题, 包括文学理论问题, 文学史问题, 研究文学思潮、流派、社团, 研究文学思想, 研究文体、叙事、语言, 研究具体的作家与作品, 这具有合理性, 但从文学教育的角度来说, 特别是面对当今的中文本科专业文学教育越来越成为素质教育、越来越成为普及教育的时候, 过分地强调学术性显然是和今天的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相背离的, 中国不需要这么多研究文学的学术精英。与学术能力相比, 学生的阅读能力、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文学素养进而文化素养, 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普通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则是更重要的。大学中文系培养不出作家, 这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对于作家来说, 生活阅历以及对生活的理解是比写作技巧更重要的东西, 这是大学培养不了的, 但这并不是说写作教育就不重要, 既然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 那么基本的文学艺术感受能力、领悟能力以及写作能力都是非常必要的。

  事实上, 当今中国大学文学教育, 学生只学了很多文学以外的东西, 结果是对文学作品从艺术上缺乏基本的判断, 理论上讲得一套一套, 知道很多文学知识, 但却不能分辨文学作品的好坏, 更说不出文学作品的好坏。这与当今大学文学教育中文学批评教育缺失有很大有关系。

  在当今中国文学社会分工体制中, 文学创作主要归属于作家协会系统, 而文学研究则主要归属于高等教育系统, 一些科研院所比如社会科学院、艺术研究院等也有专门的文学研究机构, 它们和大学的文学研究在学术上没有实质性的区别, 差别仅在于高校学者的文学研究具有从属性, 他们的本职工作是文学教学, 研究往往是教学的延伸或者说深入, 而社科院的文学研究是专职工作, 教学则是业余的, 所以, 高校的文学研究学者职称都是教授系列, 而科研院所的文学研究学者职称是研究员系列。三种系统中都有学者从事文学批评活动, 但着力点明显不一样。

  作协系统的文学批评可以说是创作的附属产物, 某种意义上说主要是为创作服务的, 除了少数独立文学批评以外, 大多数表现为“作品推介”, 很多文学批评文章都是“应时而作”:为出版社而作, 为作家朋友而作, 为本省或者本区域文学事业而作, 为本单位文学工作而作, 为某个特定的作家或作品“研讨会”而作, 写作很多是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 或者自我完成工作, 所以“表扬”居多, “表态”居多, “捧场”居多, 介绍居多, 套话居多, 印象居多, 泛泛而谈多, 缺乏理论分析、历史定位和文本细读等文学批评的基本要素, 很多都是“报纸体”, 表现为面面俱到, 又大又空, 篇幅很短。这些文章很多其实就是“软广告”, 多发表在报纸上, 通过网络流传。也正是因为如此, 所以这种文学批评很难有“批”意义上的“评”。为什么中国当代缺乏真正的文学批评, 分析一下各种文学批评写作的原因和动机以及整个文学批评在文学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我们就会不难明白。这其实也是当代文学批评不能真正改善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不客气地说, 这种文学批评不管对于文学理论建设来说还是对于文学史编写来说, 都没有多大的参考价值, 它的作用主要是功用的, 比如对图书发行有帮助, 对作协体制的“工作”绩效有用, 它可以作为汇报工作的材料, 也可以作为评职称的“科研”材料。

  我们可以看到, 当代文学史编写和现代文学史编写很不一样, 当初王瑶、唐弢、刘绶松等人编写中国现代文学史时可以说非常尊重现代文学批评, 很多当初关于思潮、流派以及作家和作品的分析与结论、定位与定性等都被直接借鉴或者接受, 也就是说中国现代文学史是充分建立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基础上。钱理群、吴福辉、温儒敏等人编写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也是这样, 它充分吸收了几十年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成果, 根本原因就在这于这些研究成果值得信任。而当代文学史家基本上不看当代文学批评, 他们不信任这些批评, 他们基本上是重新判断, 比如对于作品, 他们基本上是“重读”, 在“重读”的意义上进行重新批评, 所以他们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主要是建立在自己的文学批评基础上。正是因为如此, 我们可以看到, 有一些出版或者发表时评论界讨论很热闹且评价很高的作品并没有进入中国当代文学史, 相反, 有些当时批评界集体沉默而不被重视的作品, 反而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有书写并且有很高的地位。我们当然可以把这看作是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家与中国当代文学史家观点的不同、看法的不同, 但这并不能消解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问题。

  大学和科研院所的文学批评可以说主要是文学理论研究、文学史研究以及其他文类研究的“副产品”。当然, 大学和科研院所也有“报纸体”式的文学批评, 也有“推介”式的批评家, 他们快速跟踪当下文学创作, 大量参与作家协会的文学批评活动, 写的文章多是“短平快”的, 多发表在报纸和网络上, 他们和作协系统的批评家没有二致。但大学和科研院所文学批评主体上属于学术研究, 这些批评家不跟踪文学创作的热点问题, 批评不是从创作出发的, 而是从学术研究出发的, 不是要提倡什么和反对什么, 不是要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和定位, 而是从作品的批评中探讨理论问题或者文学史问题, 批评的对象不一定是当下的作品, 也不一定是热点作品或者经典作品。文章的写作方式也是很不一样的, 往往文章写得很慢, 不抢位, 不抢先, 不抢时间, 不抢“命名权”, 不讲实效, 写得很长, 多发表在纯学术刊物上, 文章发表的周期也很慢, 不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过时。我们通常所说的“学院批评”, 指的就是这种批评, 真正优秀的文学批评多是在大学里产生。这种批评具有非常好的品质, 澄清历史事实, 材料准确充分, 结论建立在充分的材料的基础上, 注重审美判断, 更重要的是, 不是为了批评而批评, 而是以点带面, 具有抽象意义, 目的是为文学史书写服务, 或者是为解决文学理论问题。他们当然会对作家和作品进行评判和定位, 但这不是他们的本意, 这些批评当然也会对作家和作品造成商业上的影响, 但这同样不是他们的本意。

  但不管是哪种情况, 都说明文学批评在当今中国缺乏主体性, 从属于创作, 从属于文学理论和文学史。这种“从属性”决定了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落后状态, 不仅落后于文学理论研究, 也落后于文学史研究。所以, 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很少得到人的信任和尊敬, 不仅作家不信任和尊重这些文学批评, 文学史家、文学理论家也不信任和尊重这些文学批评。

  当代中国文学批评落后的很重要表现就是批评家缺乏充分的学术训练, 包括文学理论的训练和中外文学史的素养。举一个例子, 别林斯基曾写过《1846年俄国文学一瞥》《1847年俄国文学一瞥》两文, 没想到这变成了一种文学批评的模式或套路, 至今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中还被广泛地效仿和简单地套用。我们可以看到, 当今文学批评每年都有各种“××年长篇小说一瞥”、“××年中篇小说一瞥”“××年短篇小说一瞥”“××年诗歌一瞥”“××年散文一瞥”之类的文章, 不用举例, 随便到期刊网上就能搜索到很多, 有的用“一瞥”, 还有的用“印象”“综论”“综述”“概观”“观察”之类的。我完全不能理解这种文章作为文学批评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别林斯基时代的俄国文学在数量上还不是很多, 别林斯基写《1846年俄国文学一瞥》这样的文章是合适的, 但今天的中国, 文学数量和19世纪中上期俄国文学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以小说为例, 目前中国每年在公开发行的正规文学期刊上发表的中篇小说超过4000篇, 这么多中篇小说如何“一瞥”?这种“一瞥”有意义吗?近10多年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白烨先生每年主持编写一本《文学蓝皮书》, 根据这个报告的统计, 中国文学长篇小说新世纪以来每年就超过了1000部, 至2013年超过5000部 (6) , 这么多长篇小说用一辈子来研究都很困难, 如何在短短的一两个月内“一瞥”“印象”“综论”“综述”“概观”“观察”等, 作为文学批评, 这种“一瞥”“印象”有价值吗?别林斯基的文章虽名为“一瞥”, 其实篇幅很长, 翻译成中文分别有59页和111页 (7) , 不仅有现象描述和评论, 更有理论探讨, 所以是世界文学批评史上的经典之作, 而我们的“一瞥”“印象”多为短论, 有的就发表在报纸上。我怎么也想不明白, 5000部的长篇小说如何用两三千字来别“综论”“概观”?每部长篇小说题目平均以6字计, 加上书名号和标题符号, 仅把名称全部写下来就需要4.5万字, 3千字得多大的概括能力才行?当然也许有人会说, “印象”等只是谈自己读过的, 只是谈感受, 但感觉和印象多是片面的, 不是“科学”, 因而没有什么学术价值。5000部长篇小说, 读多少可以写“印象记”?读100部可以写“印象记”, 读10部可以写“印象记”, 读1部也可以写“印象记”, 但这种“印象记”又有什么概括性呢?且不讨论“概括”的准确性问题, 单说数量, 读100部小说已经是很多的了, 但它怎么能够代表5000部呢?所以“一瞥”作为一种文学批评“体式”在今天已经完全不能成立。但中国当代可以说充斥着这种没有什么学术价值的文学批评。在这一意义上,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很多还是“感觉批评”“印象批评”“读后感”式的批评, 缺乏深刻的学理性, 不能算作学术研究。

  如何解决中国文学批评普遍性的问题, 我认为首先要改变大学文学教育的方向和格局, 把文学批评提高到和文学史、文学理论同等重要的地位, 这具有根本性。具体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在学科设置上改变文学批评“有名无实”的局面, 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面设立实体的“文学批评”二级学科, 和“文学理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等二级学科平列。其实, 新中国成立之后, 在一些高校, “中国文学批评”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独立的学科, 并产生了郭绍虞着《中国文学批评史》这样的经典性着作。但很长一段时间, 中国文学批评都是指中国古代文论, 主要是介绍和评价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实践, 主体属于知识形态, 也属于历史形态, 不具有新文学研究之操作性, 对当下文学评论也不具有实用意义。所以, 中国文学批评学自产生以后不是越来越强大, 而是越来越衰退, 乃至离作为实体学科的条件越来越远, 最后被融进了中国古代文论领域, 成为文学理论学科的一个组成部分。

  恢复文学批评传统并把它提升到实体学科的层面, 但建设中国文学批评学科不是走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老路, 而是要和当下文学研究与评论密切联系起来。文学批评作为实体学科, 当然应该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批评, 当然要研究西方文学批评理论, 这是学科的前提和基础, 但文学批评的主体应该是当下文学, 主体应该是对新的文学现象、新的作家作品的评论和研究。对中国古代文学进行评析和鉴赏, 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进行重新评价和认识, 这些都是学科建设的必要工作, 但文学批评最后的归结点应该是现实而不是历史, 从教育的角度来说, 文学批评学科的终极目的不是文学知识教育, 而是文学评论实践训练, 也即帮助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优劣进行判断, 从提高学生文学欣赏的能力, 同时也提高表达的能力。所以, 文学批评是文学教育领域最具有实用性的一个二级学科。

  目前, 中国有全国性文学批评学会, 各省也有文学批评学会, 还有文学批评的期刊, 但这些都具有外围性, 表面性, 最关键的还是要在大学建立实体的文学批评二级学科, 这是从体制确立和保证文学批评的地位, 只有这个根本问题解决了, 很多具体问题比如批评队伍、批评理论、批评史、批评方法等才会迎刃而解。但这个问题并不完全是学术问题, 本质上是一个行政行为, 它需要广大的学者呼吁, 需要有能力的人建议, 需要教育主管部门采纳。

  第二, 在教学模式上, 改变文学教育过于学术化的趋向, 强调文学批评的实践性, 实用性。当今中国大学文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可以说是学术型的, 以知识教育为主, 我们可以看到, 整个大学文学课程设置就是以文学史为主而展开的, 体现为庞大的文学史知识体系, 也可以称为“文学史家族”。同时, 理论学习贯穿于各种文学史。表面上, “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中, 文学批评也是属于“二级学科”, 但它根本就无法和各种文学史二级学科和文学理论二级学科相比。目前大学中文文学教育主要是理论训练, 文学史知识学习, 而缺乏实践训练, 包括写作训练和批评实践训练。80年代, 大学中文系有很多选修课, 其中尤以作家作品研究为多, 诸如鲁迅研究、茅盾研究、老舍研究、张爱玲研究、沈从文研究等, 这种选修课特别重视作品解读、作品分析, 具有文学批评的因素, 而今天, 这样的选修课也不多了, 更多的是现象研究, 问题研究, 偶尔也有一些这样的选修课, 但教学模式也与从前大有不同, 不再是作品阅读和讲解, 而是“史”的梳理以及问题分析, 现象归纳等。所以,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落后, 根源在于大学文学教育, 不管是作协系统的文学批评家还是大学系统的文学批评家, 他们绝大多数是大学培养出来的, 本科生、硕士、博士不等, 但大学恰恰没有给他们充分的文学批评训练, 他们学文学史、学文学理论, 但从事的却是文学批评工作, 典型的“学非所用”。

  文学教育需要对文学批评学进行新的建构, 正确处理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三者之间的紧密关系。文学批评家应该有严格的文学批评训练, 而不是凭爱好与感觉而自然成长的。文学批评不应该是感性的、社会化的感觉批评, 而应该是专业批评。中国的作家体制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大学开设了“创意写作”, 文学创作越来越回归高校, 随着大学中文专业和文学创作的紧密联系加强, 文学批评从教育和学术的角度来说, 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第三, 在教学内容上, 改变文学批评过于“知识化”的趋向, 而强调文学审美能力、感悟能力和水平。当今的文学教育虽然以文学作为学习的对象, 但这里的文学基本上是社会形态的, 而非审美形态的。以这种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文学批评家, 其批评套路可以说是一般性文学社会学批评, 而非文学审美批评。解决这一问题, 当然应该是多方面的措施, 但加强文学批评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真正培养学生的文学能力和水平, 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 文学批评是最重要的教育方式, 大学只有真正把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文学史并列起来, 建立独立的文学批评学科, 让学生大量阅读文学作品, 在阅读的过程学会感受、领悟、欣赏并分析文学作品, 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

  当然, 这并不是说对于文学批评来说, 文学史和文学理论不重要, 恰恰相反, 优秀的文学批评都要以深厚的文学理论和文学史知识作为基础。我们都知道韦勒克、沃伦非常强调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者之间的区别以及它们不同的功能, 但另一方面, 他们其实也非常强调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 韦勒克、沃伦说:“文学理论不包括文学批评或文学史, 文学批评中没有文学理论和文学史, 或者文学史里欠缺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 这些都是难以想象的。显然, 文学理论如果不植根于具体文学作品, 这样的文学研究是不可能的。文学的准则、范畴和技巧都不能‘凭空’产生。可是, 反过来说, 没有一套问题、一系列概念、一些可资参考的论点和一些抽象的概括, 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编写也是无法进行的。” (8) 三者其实互为包含、互相促进, 文学批评如果能够提供有效的对作品的判断和解读以及分析, 它会是文学史书写和文学理论有力的证据, 会促进文学史和文学理论作为学术的发展, 反过来, 文学理论基础和文学史知识背景会加强文学批评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解读以及历史定位, 真正优秀的文学批评其背后一定有强大的文学理论基础和文学史知识基础。应该说, 中国当今大学的文学理论和文学史研究为中国当今文学批评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 但由于中国文学批评作为学科的不成熟以及吸纳能力不足, 这些资源事实上被浪费了, 殊为可惜。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不尽人意, 原因当然与文学教育有深层的关系, 但同时也与文学批评自身有很大的关系, 比如文学批评家阅读作品不够、视野不开阔、出手太快、发言过于随意等都是问题, 这些方面学术界谈得比较多, 超出了本文论题。

  注释: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学科分类与代码》,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2年版, 第66-67页。
  2 上述所说的标准为2009年修订的版本, “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 (包括当代文学史) ”“世界文学史”为原标准名称, 可见目前教育体制执行的还是老标准, 而新标准在实际课程设置和教学中并没有执行。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 (2012年)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年版, 第86页。
  4 国务院代写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编:《代写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年版, 第47页。
  5 参考拙文《文学史作为中国文学教育基本模式之检讨》, 《文学评论》2017年第4期。
  6 参见白烨主编《中国文情报告 (2007-2008) 》《中国文情报告 (2009-2010) 》《文学蓝皮书:中国文情报告 (2011-2012) 》《文学蓝皮书:中国文情报告 (2012-2013) 》《文学蓝皮书:中国文情报告 (2013-2014) 》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2014年版。
  7 [俄]别林斯基:《别林斯基文学论文选》, 满涛、辛未艾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0年版。
  8 [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 刘象愚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第33页。

 

TAG标签: 文学教育  审视  


上一篇:邵洵美诗歌理论渊源与诗论探索
下一篇:《古诗十九首》对汉乐府的继承发展